•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小儿脾外伤
概述小儿脾外伤是由于外伤使脾脏遭受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损伤,包括脾挫伤、脾包膜下血肿、脾破裂或脾撕裂,造成内脏出血,属于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常表现为屈曲不能直立、腹痛、腹胀、精神不佳、拒食等,如未得到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小儿烹调综合征
小儿烹调综合征是指进食中餐后,发生的一系列复合症状,由Kwork首次报道。可见全身倦怠感或面、颈、上胸、背和手臂有“烧灼”、“压迫”、“绷紧”或“麻木”等异常感觉,伴有发作性心悸,称之为中国餐馆综合征。以往亦有称谷氨酸摄入过量综合征,其别名尚有美味综合征、中国头痛、吃中餐后综合征、日本餐馆综合征等。
小儿女性性早熟
性早熟即青春期发育明显提前,女性性早熟占全部女性的0.2‰左右。由于每个正常儿童青春期发育的开始时间变异较大,故很难确定青春期发育开始的正常和早熟时间的绝对界限。一般认为女孩8岁以前出现乳腺增大、阴毛生长、腋毛生长等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月经初潮开始于10岁以前,即为女性性早熟,也有学者主张儿童青春期与性发育早于当地正常儿童发育平均年龄2个或2.5个标准差以上者即为性早熟。
小儿脓胸
脓胸是指胸膜腔内有脓液积聚,故又称为化脓性胸膜炎,在婴幼儿最多见。一般胸腔穿刺液在试管内静置沉积24小时后,1/10~1/2应为固体成分。少于1/10则称为胸腔积液。
小儿尿石症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绝大多数是来自膀胱和肾脏的结石,少数原发于尿道内的结石则常继发于尿道狭窄或尿道憩室。本病与环境、全身性疾病以及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有密切关系,结石形成机制未完全阐明。小儿尿石症主要是膀胱及尿道结石,多见于4岁以下小儿,肾及输尿管结石无明显年龄差异。肾结石可是单发,也可是多发。
小儿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的发生率、结石成分与部位及年龄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均有明显差异。一般小儿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低于成人,在尿路结石患者中,儿童仅占2%~5%。小儿尿路结石的特殊性是与特殊的代谢疾病或不同原因引起的代谢失平衡及先天性解剖畸形有关。营养状况、生活方式、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也影响尿路结石的成分及结石的部位。
小儿尿路感染
主要由细菌侵犯尿路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小儿尿路感染可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呕吐等,也可能无明显症状病原体侵犯尿路所致,以细菌为最常见本病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
小儿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是男性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尿道开口在阴茎腹侧正常尿道口近端至会阴部的途径上,多数病例伴发阴茎下弯。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尿道下裂可以是单一的缺陷也可以是更复杂的问题,如两性畸形的表型部分。在尿道下裂的修复重建中需要多种手术技巧。小儿尿道下裂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小儿尿道下裂并没有严格的最佳治疗时间,需要根据患儿本身的病情和手术条件定(如尿道板宽度等),一般是满足条件后,越早越好,小儿的术后恢复要比大孩子整体要理想。小儿尿道下裂总体上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样预后良好。如果治疗不佳或者延误治疗,可造成阴茎勃起困难、患儿出现心理障碍等情况。小儿尿道下裂无特效药物,均需行手术治疗。大部分患儿通过手术治疗都可治愈,但需坚持长期、持续性的治疗。因为部分患儿病情严重,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尿道瘘,尿道狭窄。有的1次手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行2次甚至多次手术,且2次手术之间有一定间隔。具体如何治疗,需由专业小儿泌尿外科医生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小儿尿崩症
尿崩症一般分为原发性尿崩症、继发性尿崩症及遗传性尿崩症三种,临床上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及肾性尿崩症两大类。尿崩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自生后数月到少年时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儿童期,年长儿多突然发病,也可渐进性。
小儿尼曼-皮克病
小儿尼曼-皮克病是一种先天性糖脂代谢异常性疾病,其特点是全身网状内皮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细胞。本病特征为肝脾肿;有无神经系统损害或眼底樱桃红斑;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有空泡;骨髓可找到泡沫细胞;X线肺部呈粟粒样或网状浸润。
小儿内脏幼虫移行症
内脏幼虫移行综合征又称单纯性嗜酸细胞增多性肺浸润征(PIE),PIE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肝肿大(儿科型),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游走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属一种肺部的变态反应性综合征。指无明显病因的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患者肺部出现短暂而易消失的浸润病变。
小儿脑震荡
脑震荡是指伤后立即发生的短暂性可逆的、不伴有脑组织结构可察觉损伤的脑功能丧失,虽然已将意识丧失的时间定义为“短暂的”,但确切的时间长短仍存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意识丧失应持续几秒或几分钟,多数认为意识丧失在半小时以内。
小儿脑炎
是指脑实质受病原微生物侵袭导致的炎症性病变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主要为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可根据疾病类型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小儿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主要包括脑动静脉畸形及囊性动脉瘤,在小儿时期,二者是导致小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有人报道小儿脑血管畸形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比颅内动脉瘤高10倍以上。
小儿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
颅内高压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造成颅内容物的总容积增加,或由先天性畸形造成颅腔容积狭小时,颅内压力增高并超出其代偿范围,继而出现的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综合征,又称颅内压增高。颅内病变均可能导致颅内高压综合征,发病率较高,各年龄段均可发生。
小儿脑脓肿
脑脓肿是化脓性致病菌侵入脑组织内所形成坏死性脓腔,是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性化脓感染的常见类型,在儿科虽然少见,但却十分重要,因为诊断或治疗不当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死亡。近年来CT、MRI等诊断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对这类局灶感染的认识。本病治疗虽很困难,但仍可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小儿脑膜炎球菌性肾上腺综合征
脑膜炎球菌性肾上腺综合征即华-佛综合征,亦指暴发型休克型流脑,又称暴发型紫癜性脑膜炎球菌血症、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急性肾上腺危象等。
小儿脑积水
脑脊液聚集增多导致脑室压力增高的疾病患儿多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嗜睡等主要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主要采取手术治疗
小儿脑干胶质瘤
脑干胶质瘤多见于儿童,发病高峰年龄为6~10岁,占儿童颅脑肿瘤的10%~20%,占儿童后颅窝肿瘤的30%。脑干胶质瘤分为脑干内弥漫型、局限型和脑干外生型。局限性肿瘤主要见于中脑、脑桥(向背侧外生性生长者)及延髓,而脑桥胶质瘤极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侵及整个桥脑和邻近组织。
小儿脑白质海绵状变性综合征
小儿脑白质海绵状变性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以进行性头围增大和神经系统功能的快速减退为特点。本病由天门冬氨酸酰化酶缺乏所致,又称卡纳万氏(Canavan)综合征、(范-贝)二氏(Van-Bogaert-Bertrand)综合征和神经系统海绵状退行性变性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