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小儿手-心畸形综合征
小儿手-心畸形综合征即心血管-肢体综合征,又称霍-奥(Holt-Oram)综合征、心房-手指综合征、上肢心血管综合病征、家族性心脏和上肢缺陷、心房指趾发育不全、心房及指发育不良综合征等,发病率约1/100000。本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以心血管畸形、骨骼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并上肢骨骼畸形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小儿视网膜色素变性-肥胖-多指综合征
小儿视网膜色素变性-肥胖-多指综合征,又称视网膜色素变性多指(趾)肥胖生殖器异常综合征、Biemond综合征、性幼稚、色素性视网膜炎多指畸形综合征等。临床少见,其临床特点为肥胖、性腺发育不良、色素性视网膜炎、智力低下、多指(趾)畸形及其他异常等,为先天遗传性疾病。由于患者无生育能力,遗传方式不易确定,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VT),简称室速,是指发生在希氏束及其分叉以下的3~5个以上宽大畸形QRS波组成的心动过速。小儿室性心动过速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但症状比较严重。
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呕吐指一组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的精神障碍,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该病不伴有其他的明显症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为基础,多数无怕胖的心理和减轻体重的愿望,少数患者有害怕发胖和减轻体重想法,但体重无明显减轻。本病女性比男性多见,通常发生于成年早期和中期。神经性呕吐的危害是什么神经性呕吐又称为心因性呕吐,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可能导致癔病症状发作、水电解质紊乱、精神心理障碍等危害。本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进食后突然呕吐,且呕吐不费力,但这种呕吐一般不会影响食欲、也不会导致患者出现内分泌紊乱。1.若患者长期呕吐,可伴有癔病症状发作,表现为语言及动作夸张、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受到环境及情绪的影响等。2.部分患者由于呕吐次数、程度较重,可能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就诊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营养。3.若患者长期发作,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如出现紧张、焦虑、心理压力过大等表现。因此,如出现神经性呕吐,应及时就诊,进行系统治疗。
小儿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小儿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应为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由心房或房室交界处异位兴奋灶快速释放冲动所产生的一种心律失常。是小儿最常见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发病率约占1/25000。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容易反复发作,但初次发病以婴儿时期为多见。表现为突然发作和骤然停止。
小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指右心室流出道完全梗阻,但室间隔完整。在先心病中的发生率低于1%。根据右心室与肺动脉的连接情况分两类:第一类,右心室流出道存在,肺动脉瓣组织发育畸形为无空洞的隔膜;第二类,右心室流出道漏斗腔消失呈肌性闭锁。
小儿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VSD)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发绀型先心病能存活者约半数伴室间隔缺损。
小儿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杆菌脑膜炎
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杆菌脑膜炎比较多见,其发病率仅次于流脑及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多见于3个月~3岁婴幼儿。各种细菌所致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仿,可归纳为非特异性表现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部分可出现并发症。
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
嗜血流感杆菌肺炎是由嗜血流感杆菌所引起。多见于4岁以下婴幼儿,偶见于新生儿及成人,常并发于流感病毒或葡萄球菌感染的患儿。
小儿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进食被细菌、细菌毒素或毒物污染或含有毒性物质的食物所引起的中毒。根据毒物性质,通常可将食物中毒分为三大类,即感染性(细菌和真菌)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小儿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伴有发热,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可导致患者死亡。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也称为食物过敏,是由于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导致皮肤、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
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
食管化学腐蚀伤多见于5岁以下幼儿,一般为误服强酸、强碱类物质所致。近年来,食管化学腐蚀伤有所减少。发生地区北方多于南方,华北、华中农村地区发生率相对较高。此外,误服来苏、碘酒、高锰酸钾等在临床亦较常见。
小儿石膏综合征
石膏综合征是指在采用不同方法治疗严重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的过程中,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横部,出现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症候群。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其中以腹部胀痛最为明显;重症可出现脱水以至休克而死亡。
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是发生于小儿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多样性、对称分布的皮疹,瘙痒剧烈,易复发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
患儿因生长激素(GH)缺乏所导致的矮小,称为生长激素缺乏症,又称为垂体性侏儒症。身材矮小是指在相似环境下,儿童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个体正常身高2个标准差以上,或者低于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在众多因素中,内分泌的生长激素(GH)对身高的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儿声带息肉
概述小儿声带息肉是指因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引起,声带一侧或双侧形成白色或粉红色的椭圆形肿物,病程长的息肉其内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或玻璃样变性。
小儿肾性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NDI)是一种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属尿浓缩功能障碍疾病范畴,是由于AVP低抗,有遗传性和获得性NDI。主要症状是多尿(低比重尿)、烦渴、多饮、生长发育障碍等。
小儿肾上腺皮质与髓质增生并存综合征
小儿肾上腺皮质与髓质增生并存综合征是由肾上腺皮质与髓质同时发生腺瘤引起,也可由嗜铬瘤组织分泌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从而引起库欣综合征,即异位ACTH嗜铬细胞瘤。
小儿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是由许多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和(或)醛固酮不足,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由于病因、病理的不同,临床的表现差异较大,起病缓急、发病年龄、病程久暂以及病情轻重均有明显的不同。
小儿肾静脉血栓形成
肾静脉血栓形成(RVT)是指肾静脉主干和(或)分支内血栓形成,导致肾静脉部分或全部阻塞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腰痛、肉眼血尿、肾肿大被视为典型的RVT三联征。肾静脉血栓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发生于主干、单个分支或多个分支,也可与其他脏器血管的血栓形成同时并存。由于解剖位置的不同,左肾静脉发生血栓的风险是右侧的两倍。急性肾静脉主干血栓可并发急性肾衰竭,慢性肾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多不明显,因有充分时间形成侧支循环以改善肾静脉回流,绝大多数肾功能不全是可逆性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