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多重肺部感染
多重肺部感染指两种以上(含两种)病原微生物的肺部感染。近年来在重症医院内肺炎和免疫抑制患者肺炎中不同类型病原体(如细菌与真菌、细菌与病毒、真菌或原虫与病毒)的多重感染趋于增加。多重感染严格地说,指多种病原体均是作为原发性的,且是同时发生的感染,不包括一种病原体原发感染和继发另一种病原体感染。二重感染是广谱抗生素应用,特别是不合理应用引起的并发症,不属于多重感染,但在临床大多数情况下原发感染菌并未杀灭或很难断定原发感染菌已经杀灭。所以从发病过程或发病机制来说继发感染和抗菌治疗并发二重感染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多重感染,但从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同时存在和治疗目标来看,它们都可以视为是广义上的多重感染。
多种机制所致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PH)是多种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以右心导管测得平均肺动脉压25mmHg为主要标准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PH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疾病而存在,更多见于某种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病理生理表现。多种机制所致肺动脉高压就是多种疾病引起的,机制复杂的肺动脉高压。
多中心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
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也称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巨细胞性组织细胞瘤、类脂性皮肤关节炎、皮肤和滑膜多中心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由于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肉芽肿,异常细胞主要是组织细胞,因此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非炎症性肉芽肿疾病,其基本特征为皮肤或黏膜有单发或多发性丘疹或结节,伴有关节病变,有时可合并全身或局部症状和体征,典型组织像为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又称多灶性脱髓鞘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以运动神经受累为主的慢性多发性单神经病,是少见的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无力,以远端受累为主。电生理特征是在运动神经上存在持续性多灶性传导阻滞。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MAT)又称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CAT),是一种少见的独特的房性心律失常。成人与小儿均可患此类房性心动过速,但两者在病因等特点方面不尽相同。成人大多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快。儿童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基础心脏病可为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风湿病等。
多腺体缺陷综合征
多腺体缺陷综合征是自身免疫多腺体综合征(多内分泌缺陷综合征),数个内分泌腺同时发生功能低下。
多系统萎缩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罕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僵硬、口齿不清、步态不稳及尿便失禁等病因仍不明确,可能与大脑神经胶质细胞病变有关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辅以康复治疗
多内分泌腺自身免疫综合征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分泌腺体自身免疫病可以发生于同一患者,有的还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被称为多内分泌腺自身免疫综合征(APS)。 
多囊肝
常染色体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引起肝脏多发囊性病变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因肝脏增大出现腹胀、右上腹痛、营养不良等症状主要与PRKCSH、SEC63等常染色体基因突变有关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多毛症
多毛症是指女性与同种族、同年龄女性相比,毛发生长过多并呈男性化分布表现为面部、耳前、乳晕、胸部、腹部、上背部等部位出现毛发生长过多多毛症发生与遗传、内分泌因素、肿瘤、药物等多种因素相关首先需要去除病因,症状轻者可采取局部治疗,症状重者采取系统性药物治疗
多毛细胞白血病
多毛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其突出特点是增生的白血病细胞的表面有多量绒毛样小突起。本病属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多毛细胞白血病是什么多毛细胞白血病属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患者以中老年居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该病以毛细胞增殖、外周血循环淋巴细胞增加并浸润骨髓伴显著的脾肿大为特征。目前该病的首选药物为核苷酸类似物。该病绝大多数患者肿瘤细胞内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显微镜下,典型的毛细胞是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的小淋巴细胞,细胞核椭圆形、肾形或哑铃形,胞浆丰富并呈淡蓝灰色,细胞膜上呈现精细的向周围分布的毛状突出,且细胞强表达CD19、CD103、CD25、CD22、 CD11。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一般为全血细胞减少,显著脾脏肿大,但淋巴结肿大不明显,外周血和骨髓中均有特异的胞质毛样突起的“多毛”B淋巴细胞,并常伴有骨髓纤维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干扰素取代脾切除术成为大部分多毛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开始使用核苷酸类似物(如克拉屈滨)应用于临床,成为目前治疗多毛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若确诊为多毛细胞白血病,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上述药物使用应谨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多肌炎和皮肌炎
多肌炎和皮肌炎(polymyositis and dermatomyositis,PM/DM)是一组骨骼肌的系统性、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累及四肢近端及颈部肌群,临床表现为对称的近端肢带肌、颈部甚至咽部肌肉无力和萎缩,严重者导致心肌、呼吸肌群受累,引起死亡。PM/DM还可累及多种脏器,伴发肿瘤或其他结缔组织疾病,DM尚可伴有特异性皮疹。目前倾向于将两者统称为特发性炎性肌病。
多肌炎
多肌炎(polymyositis;PM)为系统性结缔组织疾病,特点是肌组织出现炎症,变性等改变(皮肤也常同样受累,即皮肌炎),结果导致对称性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主要在肢带肌。病因不明,可能是由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已经发现在骨骼肌血管内有IgM、IgG、C3的沉积,特别是儿童型皮肌炎阳性率更高。
多房棘球蚴病
多房棘球蚴病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又称泡球蚴病(Ae)、多房性包虫病。病程长,具隐袭进行性特点。从生物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泡型与囊型包虫病均有显著不同。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发病与自身免疫相关,遗传和环境也参与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类型不同,预后不同
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
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是指发生在中老年的,具有消化道多发性息肉(为青年型错构瘤性或炎症性息肉),外胚层异常和伴有严重的间歇性腹泻、腹痛、肢体麻木刺痛等胃肠和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发病年龄多在30~86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之比为1.5:1。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大脑深部小动脉闭塞引起多个小面积梗死灶可无症状,也可出现肢体无力、麻木、头痛、头晕等表现多因脑部小动脉硬化所致以药物治疗为主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Ⅰ型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MEN):是一种累及多种内分泌器官的伴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分泌腺体同时或先后发生功能性肿瘤,引起相应激素过剩的临床症候群。分为MEN-1型、MEN-2A型、MEN-2B型、MEN-1和MEN-2混合型四型。MEN-1型,其特征是主要累及甲状旁腺、内分泌胰腺、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胸腺等内分泌组织的多灶性内分泌肿瘤,其中肾上腺皮质疾病占20%~40%,常为双侧增生性、无功能病变。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2型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MEN)是一组有明显家族倾向的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多个内分泌腺发生肿瘤,且能产生多种与所在腺体相同或复环同的激素或激素样物质,因而引起极其复杂而且多变的内分泌征群。本症MEN2型是以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三者并存为特点。MEN2B患者还可有黏膜神经瘤和类马方体型。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1型
该综合征以甲状旁腺,胰岛细胞和垂体肿瘤组成为特征,已发现导致MEN-1基因在11号染色体上,为Menin基因。MEN-1的症状和体征取决于累及病人肿瘤的类型。临床可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和垂体瘤的相应表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