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于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1例华侨的胆管内发现,1908年在国内证实。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目前我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有本病发生或流行。是因为不良饮食习惯,而导致感染。我国广东省感染人数最多,约超过500万占全国总感染人数的一半。成虫寄生于胆道系统内,引起胆道华支睾吸虫病。
胆道梗阻
肝胆系统疾病导致胆汁流出受阻而导致黄疸、肝功异常等黄疸、尿色变深、白陶土便、腹痛、腹胀等胆囊及胆管结石、胆胰肿瘤、胆管狭窄等药物治疗、ERCP取石术、外科手术
胆道感染患者护理
胆道感染是指胆囊炎和不同部位的胆管炎,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胆道感染主要因胆道梗阻、胆汁瘀滞造成,胆道结石是导致梗阻的最主要原因,而反复感染可以促进结石形成并进一步加重胆道梗阻。本病可单独存在,但多与胆石病同时并存,互为因果。感染的胆道易形成结石,胆结石如阻塞胆总管则易合并感染,常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厌氧菌等。对胆道感染患者及时恰当的处理,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胆道感染
胆道感染是指胆道系统的细菌性感染,包括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胆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常与胆石症并存,两者多互为因果关系。胆道感染发病率占急腹症第2位,为外科常见、多发、难治性的一类疾病。
单神经炎
单一周围神经发生炎性损害,如面神经炎、臂丛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坐骨神经炎等可出现受累神经分布区疼痛;感觉减退、消失;肌肉无力、瘫痪;皮肤苍白、粗糙等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感染、中毒、代谢、缺血等病因有关主要依靠针对病因治疗,针对症状治疗,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康复、中医治疗
单神经病与神经丛神经病
周围神经是嗅、视神经以外的脑神经和脊神经,包括10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周围神经疾病是指原发于周围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损害的疾病。脊髓周围神经病可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形式和命名方法。根据受累神经分布情况进行的分型,即神经分布类型,分为①单神经病;②多发性单神经病;③神经丛神经病;④(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单神经病是指单一神经受损产生与该神经支配范围一致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及体征。此处所叙述的脊髓周围神经病,主要有神经丛神经病中的臂丛神经病与腰骶丛神经病,以及单神经病中的肋间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伴周围神经病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合并周围神经病,也称之为副蛋白血症周围神经病。血液中出现过多的M蛋白时称为单克隆丙球病,又称免疫球蛋白病、副蛋白病或浆细胞病。血液中出现M蛋白对周围神经的病理意义在于M蛋白中包含一种或多种抗髓鞘或轴突膜的抗体,如抗MAG、GM1和GD1抗体。在原因未明的特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有10%合并单克隆丙球病,而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球病(MGUS)中有29%~71%合并周围神经病,提示单克隆丙球病与周围神经病有关。
单发脑梗死性痴呆
单发脑梗死性痴呆是脑组织大面积梗死和某些重要的脑功能部位单发性梗死,在临床上可出现痴呆表现。大面积脑梗死灶可使一侧额叶或颞叶甚至大脑半球功能大部分损毁,出现局灶性定位体征和痴呆。痴呆与病灶部位有关,丘脑、角回、额底部及边缘系统等与痴呆关系密切,双侧丘脑及丘脑底部病灶可形成丘脑性痴呆,临床较罕见。
单纯疱疹性脑炎
单纯疱疹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其常累及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引起脑组织出血性坏死和变态反应性脑损害。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综合征可有面部、唇部及外生殖器等部位簇集性水疱等本病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多采取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等
单纯疱疹病毒肺炎
单纯疱疹病毒肺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肺炎。HSV感染常发生在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少见。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见于免疫受损的患者,酒精中毒的患者,烧伤患者,大部分患者为成人。
单纯性紫癜
单纯性紫癜指仅有皮肤反复出现紫癜而无其他出血倾向的疾病表现为皮肤尤其是下肢出现瘀斑瘀点,少数患者可出现低热或关节痛可能与雌激素相关通常无需治疗,可使用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
单纯性阑尾炎
单纯性阑尾炎是轻型阑尾炎或急性阑尾炎的早期病变,病理变化多局限于黏膜下层,黏膜表面有出血点及小溃疡的急性阑尾炎。阑尾有轻度肿胀、浆膜表面充血或有少量纤维蛋白渗出物。本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单纯性甲状腺肿
由缺碘、碘过量、遗传等因素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表现为颈部较前增粗、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由缺碘、碘过量、致甲状腺肿物质、遗传等因素所致轻度无症状者可暂不治疗;对肿大明显,伴有压迫症状者,可手术治疗等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吕弗琉于1932年首先描述本病,故又名吕弗琉综合征。其特点为游走性肺部浸润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肺部症状轻微,多数仅有轻咳,病程呈自限性,常于3~4周内自行痊愈。
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单纯性肥胖是什么意思单纯性肥胖指非已知的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肥胖,又称为原发性肥胖。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通常伴有体重增加。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将肥胖分为超重和肥胖等。BMI大于24kg/m2为超重;大于28kg/m2为肥胖。治疗轻度的单纯性肥胖并不需要服药,但是一定要控制日常饮食中糖、脂肪和热量的摄入。如果肥胖程度较严重,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需要配合运动,若发生高血脂症,可服用降脂药物。肥胖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继发性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饮食运动和治疗。
单纯性肠梗阻
单纯性肠梗阻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通过肠管,但肠管血运是正常的肠梗阻,通常被认为是机械性肠梗阻的一个类型。神经性梗阻一般是单纯性的;机械性肠梗阻中,肠管本身病变、肠腔内堵塞及肠外压迫所致的梗阻通常为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一般也是单纯性的。单纯性肠梗阻只能表示某一特定病例在某一特定时段的病变情况,而不能说明病变的全过程。
单侧肺气肿
单侧肺气肿的狭义定义指因先天性肺组织及肺循环发育异常,使患肺能较正常肺组织透过更多X线的肺部疾病。也有人将阻塞性或代偿性肺气肿、肺大疱、气性肺囊肿等称为透明肺,此可以理解为广义的范畴。
丹吉尔病
丹吉尔病(TD)又称Tangier氏病、无α脂蛋白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α脂蛋白合成障碍,大量胆固醇酯蓄积于网状内皮系统、肠黏膜和皮肤中。其特征为:扁桃体肥大,且有橘黄色带纹。淋巴结、肝、脾也可肿大。有的合并周围神经炎。
丹毒丝菌病
丹毒丝菌病由红斑丹毒丝菌感染所致,临床表现最多的常为类丹毒型,是一种急性的但进展缓慢的皮肤疾病。除去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如若有全身症状出现或表现严重者应给予相应的支持疗法,如抗生素治疗。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