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小儿锥体功能不良综合征
锥体功能不良综合征亦称先天性全色盲,是一种以先天性色盲、弱视、羞明、眼球震颤为特点的综合病征。婴儿期往往被忽视,多在幼儿期被家长觉察,临床上又常易误诊为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先天性眼球震颤、弱视和癔症等疾患。亦有生后数月即发现眼球震颤及畏光。
小儿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包括起源于椎管内不同组织,如脊髓、神经根、脊膜或椎骨的各种瘤样病变。小儿椎管内肿瘤的发病率较颅内肿瘤明显降低,其中成人较为常见的脊膜瘤和神经纤维瘤在儿童尤为罕见,而胚胎残余组织的肿瘤(上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则好发于儿童期。椎管内肿瘤可发生在脊椎的任何节段,临床主要表现为,肿瘤所在平面的神经根损害及该水平以下的长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
小儿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
概述小儿猪带绦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成虫寄生于小儿小肠引起的疾病;小儿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小儿身体组织内引起的疾病。可造成严重的临床损害,是我国常见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
小儿皱梅腹综合征
本病即先天性腹肌缺如综合征,又称Obrinsky综合征、Froelich综合征、梅干腹综合征、腹发红综合征等。系指患儿部分或全部腹部肌肉严重发育不全甚至完全缺如,其腹壁由皮肤表浅筋膜和腹膜构成,无腹股沟管和韧带,可伴有巨大肾囊肿、巨输尿管、肾发育不全、隐睾等。因本病征以腹肌缺乏、尿路畸形及隐睾为常见的三大症状,故又称为“三联征”。
小儿周围淋巴结结核
周围淋巴结结核是儿童期肺外结核的最常见类型,可见于各年龄期,但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为最多见。全身各组淋巴结皆可发生结核,但最多见的是颈、颌下、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
桶状胸
桶状胸(barrel chest),又称"气肿胸",指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呈圆桶状,肋骨斜度变小,其与脊柱夹角常大于45°,肋间隙增宽饱满,腹上角增大。见于严重肺气肿患者,亦可见于老年人或矮胖体型者。需治疗原发病,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必要时手术矫正畸形。桶状胸是什么桶状胸指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呈圆桶状,肋骨斜度变小,其与脊柱夹角常大于45°,肋间隙增宽饱满,腹上角增大,呼吸时改变不明显。桶状胸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所致肺气肿等,也可见于老年和体型偏胖的人。此外肢端肥大患者也可出现桶状胸。临床表现:1.呼吸系统疾病比如肺气肿,肺心病患者的呼吸运动显著减弱,胸廓常保持在吸气姿势,肋骨呈水平走向,肋间变宽,胸骨下角变大。可有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下部肋间隙下陷。2.肢端肥大症可出现全身骨骼异常,典型临床表现为头大脸长,下颌增大且前突,齿距增宽,咬合困难,眉弓及颧部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手脚粗大肥厚,手指变粗。胸骨突出、肋骨延长且前端呈念珠状,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骨关节病发生率增加,可以累及肩、髋、膝等关节,导致关节运动障碍,关节僵硬。可有呼吸困难。可通过体格检查如观察患者胸廓变化,实验室检查比如血常规、痰培养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部CT确诊病因。需治疗原发病,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必要时手术矫正畸形。出现桶状胸需及时就诊规范治疗。
小儿重症水痘
因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症状有高热、大疱型或出血性皮疹、紫癜等病因为在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恶性疾病的基础上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小儿中耳炎
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中耳鼓室、鼓窦、乳突的炎症性疾病多表现为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甚至流脓主要与感染、解剖因素、机械性阻塞、免疫等因素有关常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缓解、解除症状
小儿中毒型痢疾
概述小儿中毒型痢疾是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临床以突发高热、嗜睡、反复惊厥、迅速发生休克和昏迷为特征。未及时治疗,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
小儿智力低下
概述智力低下是发生发育时期内,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量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一组疾病。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2.0标准差(人群的IQ均值定为100,一个标准差的IQ值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为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适应性行为包括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两方面。发育时期一般指18岁以下。智力落后有各种名称。精神病学称为“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发育不全”、“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
小儿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为“非典型肺炎”中的一种,是由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呈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肺部病变呈融合性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伴支气管炎。肺泡有少量炎症渗出物,并可发生灶性肺不张、肺实变和肺气肿。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MP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体可引起扁桃体炎、鼻炎、中耳炎、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幼儿多患上呼吸道感染;学龄儿多患肺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什么根据小儿支原体肺炎病史演进过程,分为轻度发热及咳嗽阶段、支气管肺炎阶段、重症肺炎阶段、恢复阶段。第一阶段为轻度发热和咳嗽表现。温度维持38.0℃左右,同时伴有咳嗽,以干咳及夜间咳嗽为主。第二阶段为支气管肺炎时期。出现在疾病的3~5天,疾病没有很好被控制,感染波及到支气管,引起咳嗽加重。若病情进一步发展,第三阶段是重症肺炎的阶段,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喘憋,一定要给予阿奇霉素处理,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吸氧。在第三阶段及时给予控制后,就达到第四阶段的恢复期,此时温度降至正常,咳嗽症状逐渐消失,呼吸平稳。当然,不是每个患儿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及时就医处理,可减少发展到严重阶段的风险。
小儿支气管异物
呼吸道异物是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也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此病危险性的认识,了解预防知识。气管、支气管异物有内源性及外源性两类。前者为呼吸道内的伪膜、干痂、血凝块、干酪样物等堵塞;后者为外界物质误入气管、支气管内所致。通常所指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属外源性异物,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最多,可占60%~70%。取出异物是惟一的治疗方法。因此应及时诊断,尽早行异物取出术,以防止窒息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具有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的呼吸道症状病史,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呼吸道症状和强度可随时间而变化。哮喘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大多始发于4~5岁以前。积极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可防止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小儿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的区别小儿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的区别主要是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等方面。1.病因不同:小儿支气管哮喘是过敏、气道高反应性等因素导致的支气管痉挛收缩,而支气管炎一般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2.症状不同: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会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呼吸时喘息等症状。而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一般会出现咳嗽、干咳或咳痰、喘息的症状,可伴有发热。3.治疗方法不同:小儿支气管哮喘需要根据医嘱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硫酸沙丁胺醇等支气管解痉药物,缓解儿童哮喘症状。但在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可以选择多喝水,根据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液等药物,或者进行雾化治疗等对症支持治疗。建议一旦儿童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使用药物也要谨遵医嘱,切忌自行用药。
小儿支气管肺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发生在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等由细菌、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引起主要有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
支气管肺发育不全(BPD)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种慢性肺损害,因其多发生在未成熟儿,及患有肺透明膜病应用高浓度氧和机械通气存活后的患儿,并且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肺纤维化,故又称为呼吸机肺或纤维增生性慢性肺病,现也称作慢性肺疾病(CLD),有学者将BPD、Wilson-Mikity综合征和慢性未成熟儿肺功能不全(CPIP)视为CLD的3个类型,BPD是一种继新生儿肺损伤后的一种慢性肺疾患。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由心房或房室交界处异位兴奋灶快速释放冲动所产生的一种心律失常。是小儿最常见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发病率约占1/25000。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容易反复发作,但初次发病以婴儿时期为多见。表现为突然发作和骤然停止。
小儿真菌性肺炎
因真菌感染引起的小儿肺部炎症性疾病症状有发热、咳嗽、咯血、气促、发绀、精神萎靡等病因为在免疫能力下降的基础上发生真菌感染治疗方法为在治疗原有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概述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发生于小儿,原因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以骨髓巨核细胞异常增生伴血小板持续增多为特征,具有血栓和出血事件的风险。患儿可有头痛、视力异常、头晕等微血管症状,进展缓慢,可多年保持良性过程。
小儿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又称纤毛不动综合征,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各种遗传性原发纤毛结构缺陷引起的纤毛功能异常,常见的是呼吸道纤毛功能异常,引起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包括纤毛不动综合征、Kartagener综合征,纤毛运动不良和原发性纤毛定向障碍等几种类型。PCD中50%的病例合并内脏转位,形成Kartagener综合征。
小儿原发性脑干损伤
概述小儿原发性脑干损伤是指小儿头部受到外力时,造成的脑干损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系损伤直接造成;后者是损伤的继发病变,如血肿、脑水肿等使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疝压迫脑干所致。死亡率较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