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房间隔缺损
左右心房间残存未闭合的房间孔儿童期一般无症状;成人可出现疲乏、劳力后气促或心悸等症状是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治疗方法有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泛发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
泛发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是以四肢、躯干皮肤大面积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不伴其他皮肤损害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病。本病病因不明。
范可尼综合征
范可尼综合征也称Fanconi综合征、骨软化-肾性糖尿-氨基酸尿-高磷酸尿综合征、多种肾小管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遗传性或获得性近端肾小管的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组症候群。
范科尼贫血
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髓衰竭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先天性躯体或智力发育异常、进行性骨髓衰竭和易患肿瘤的综合征因基因异常导致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基因组不稳定而形成以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要治疗方法,辅以药物、手术等治疗
反刍综合征
反刍综合征是指将摄入不久的食物回流到口中,再嚼后咽下或吐出,不费力,不伴有腹不适、烧心或恶心。一般不引起患者反感,甚至伴有满意的体验。以男性为多,最常发生于婴儿和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及成人并可能出现致命的并发症(吸入性肺炎)。智力正常者也可出现,通常为年轻患者。常有家族史。本病常被误诊为胃食管反流病。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
概述反应性浆细胞增多是指一组由多种原因或原发疾病引起的以骨髓成熟浆细胞增多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正常情况下,浆细胞不会出现于外周血液,但在病理情况下可以出现,在不同抗原刺激、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情况下,均可出现髓内浆细胞增多。
反射性神经障碍症
反射性神经障碍症又名躯体性神经病。系由于富于交感神经的周围神经受轻微的损伤后反射性地引起该受累神经支配区及其支配区以外部位的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又称躯体神经病、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指由手、足轻微外伤引起该侧肢体超范围的松弛性瘫痪或挛缩,并伴有明显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SDS)是以四肢远端严重疼痛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主要症状为疼痛、自主性功能不良、水肿、运动障碍及营养不良与萎缩,症状常于损伤后几小时内迅速出现,也可于伤后数天或数周逐渐出现,并持续数周至数年。其疼痛具有如下特征:烧灼样疼痛,轻摸或反复轻微刺激皆可引起疼痛剧烈发作,疼痛与损伤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疼痛持续时间超过预期痊愈时间。受累肢体疼痛时常伴弥漫性压痛和肿胀,并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肢体忽冷忽热,时红时白,干燥或出汗。病变呈缓慢进展,晚期出现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萎缩与挛缩。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肥胖、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大、中老年的人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其典型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烧心)、反流和胸痛。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吞咽困难等健康问题发现及检查处理,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极大意义。
反流性食管炎
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的炎性疾病以烧心、反流为典型症状病因不清,各种原因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进入食管,损伤黏膜,引发炎症主要为抑酸治疗,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反流性肾病
反流性肾病是间质性肾病的一种,以肾表面的不规则粗大瘢痕、受累肾盏杵状肥大和扩张变形、受累皮质萎陷退缩、膀胱输尿管反流(VUR)为特征,以往称为“慢性萎缩性肾盂肾炎”。在探测到瘢痕时膀胱输尿管反流可能不明确或已经消失,部分病例的特征是反复尿路感染(UTI)。由于瘢痕形成的程度不同,肾损害可为局限性和弥漫性。
反流性胆管炎
概述反流性胆管炎由肠道内细菌逆行感染而致。除胆肠内瘘外,胆肠吻合术后肠内容物逆流进入胆道系统是最常见原因。在Oddi括约肌切开术后也可发生,特别是在胆道放置大直径的金属支架者。
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发病率达20%左右。是指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频繁,超过了一定范围的呼吸道感染。不同的年龄诊断标准不同,反复上呼吸道感染2岁以内婴幼儿超过7次/年,3~5岁儿童超过6次/年,6岁以上儿童超过5次/年;反复下呼吸道感染2岁以内婴幼儿超过3次/年,3~5岁儿童超过2次/年,6岁以上儿童超过2次/年可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
法洛四联症
特征为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的先天性心脏病有皮肤及黏膜青紫、缺氧发作、蹲踞症状、杵状指(趾)等表现可能与遗传因素、母体因素有关,具体病因尚未明确主要采取外科治疗,内科治疗起辅助作用
法洛三联症
概述法洛三联症是指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瓣狭窄,伴卵圆孔未闭或房间隔缺损,合并右心室肥大的复合性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乏特壶腹周围癌
乏特壶腹周围癌系指生长在乏特壶腹、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内侧壁癌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在癌肿较小时即可引起胆总管和主胰管的梗阻。病程进展缓慢,黄疸出现早,手术切除率60%左右,五年生存率40%~60%。
发绀-杵状指-肝病综合征
发绀-杵状指-肝病综合征又名Fluckiger综合征、紫绀-杵状指-肝病综合征。于1984年首先由Fluckiger报道了肝硬化伴有发绀和杵状指的病例。我国1990年亦有研究报告。
发作性睡病
以白天无法控制的嗜睡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有难以控制的嗜睡、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等相关可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感染以新型布尼亚病毒为主的病原后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有发热、皮肤瘀斑、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本病主要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