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十二指肠重复畸形
概述十二指肠重复畸形是因前肠、肝、胆、胰胚胎发生过程中分化不全所致的十二指肠重复异常。为少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仅占所有消化道重复畸形的5%~7%。其重复畸形囊腔呈空腔球形,多数黏附于十二指肠后侧或内侧。
十二指肠血管性压迫综合征
概述十二指肠血管性压迫综合征是指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位置异常,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慢性肠梗阻的一组疾病。
十二指肠腺癌
十二指肠腺癌指起源于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的癌。多为单发,可由腺瘤恶变而来。组织学上可见腺瘤-腺癌转化及腺癌中的残存腺瘤组织。十二指肠腺癌多发生于降部乳头周围,约占60%,其次为壶腹下段,球部最少见。本病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可有上腹部疼痛、厌食、恶心、呕吐、贫血及黄疸等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息肉
主要由长期胆汁、胃酸或炎症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等引起主要通过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切除绝大部分可完全治愈,极少数恶变肥胖、吸烟嗜酒、糖尿病、长期熬夜、家族遗传肠道肿瘤等易发
十二指肠损伤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伤,占腹内脏器伤的3%~5%。十二指肠与肝、胆、胰及大血管毗邻,因此,十二指肠损伤常合并一个或多个脏器损伤。十二指肠破裂后,多数患者立即出现剧烈的腹痛和腹膜刺激征,
十二指肠乳头癌
十二指肠乳头部由胆管和胰管合流的共同管道、包绕其周围的胆道口括约肌,以及十二指肠黏膜的乳头状隆起组成,主要功能为调节胆汁和胰液的排泄。十二指肠主乳头部位,以及十二指肠壁内被胆道口括约肌包绕的胆管、胰管及其合流共通管所发生的癌称为十二指肠乳头癌,较少见,占消化道肿瘤的0.2%。本病常于50~60岁发病,男性多见。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
概述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是起源于十二指肠平滑肌或肠壁血管平滑肌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恶心、呕吐、黑便、食欲减退等为主。
十二指肠旁疝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部分肠管和肠襻被包绕在十二指肠旁的腹膜后隐窝内称为十二指肠旁疝,亦称肠系膜疝、先天性结肠系膜疝和腹膜后疝。因由胚胎期中肠旋转异常所致,是为先天性腹内疝,左侧尤为多见。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少见,良、恶性比例为1∶2.6~1∶6.8。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本身虽属良性,但部分肿瘤有较高的恶变倾向,有的本身就介于良、恶性之间,甚至在镜下均难于鉴别。尤其肿瘤生长的位置常与胆、胰引流系统有密切关系,位置固定,十二指肠的肠腔又相对较窄,因此常常引起各种症状,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由于十二指肠位置特殊,在这些肿瘤的手术处理上十分棘手。
十二指肠类癌
十二指肠类癌起源于肠道的Kultschitzsky细胞(肠嗜铬细胞),能产生多种胺类激素,属神经内分泌肿瘤范畴,占消化道肿瘤的0.4%~1.8%。肿瘤一般较小,单发或多发。十二指肠类癌为微黄色硬结状肿瘤,位于黏膜下,肿瘤直径一般不超过2厘米。十二指肠类癌一般属于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较少转移。类癌可经淋巴或血行转移,亦可穿透浆膜直接浸润至周围组织内。
十二指肠穿孔
概述十二指肠穿孔是指十二指肠溃疡向深部发展,穿透十二指肠肠壁全层,引起破溃穿孔的严重病症,为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一般发生在情绪极度紧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劳累或者饮酒后,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人。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呕吐物带有鲜血等。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胃肠减压、药物治疗等。
湿性坏疽
并发感染的坏疽,坏疽组织的静脉回流不畅因而存在淤血肿胀和细菌感染局部肿胀、疼痛、炎症弥漫、全身中毒等症状坏死组织水分较多,有严重的腐败菌感染临床常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
失血性休克
大量快速失血,引起重要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头晕、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动脉瘤破裂,肝、脾破裂,胃、十二指肠出血,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补充血容量、积极处理原发病、控制出血
升主动脉瘤
各种原因引起升主动脉直径异常扩张至正常直径1.5倍以上的病理改变表现为有搏动性包块、胸腹痛等由囊性中层坏死、动脉粥样硬化、梅毒感染等引起以介入和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生殖器念珠菌病
生殖器念珠菌病主要是由白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黏膜念珠菌病。可累及男女两性,男性表现为念珠菌性包皮阴茎头炎,好发于包皮过长者;而女性表现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好发于育龄妇女,以外阴瘙痒和阴道分泌物增多为主要表现。念珠菌是条件致病性真菌,一般健康妇女阴道可带有念珠菌而无临床症状,孕妇带菌者更多。某些因素,如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念珠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可通过性交传染给性伴侣,但也可以通过物体而间接传染。主要致病菌为白念珠菌。还有部分为其他念珠菌和球拟酵母。目前球拟酵母感染所致的病例越来越多,应引起重视。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瘤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瘤(growth hormonere-leasing facter tumor)又称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因子瘤,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有分泌功能的肿瘤之一,临床罕见。
肾肿瘤
发生于肾脏的良恶性肿瘤,统称为肾肿瘤早期无症状,典型表现为血尿、腹部包块和腰部疼痛病因尚不明确根据个体情况,采用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
肾盏憩室
概述肾盏憩室是指肾实质内覆盖移行上皮细胞的囊腔,经过狭窄通道与肾盂或肾盏连通。憩室无分泌功能,但尿液可反流入憩室内,可为多发性,位于肾的任何部位,但肾上盏更易受累及。
肾盏积水
概述肾盏积水是指肾盏内附移行上皮并呈囊性扩张的疾病,较少见。分为先天性与获得性肾盏积水,多无明显的原因,可能与漏斗入口处环形肌失弛缓形成功能性梗阻有关。
肾脏损伤
概述肾脏损伤多由火器伤、刺伤及局部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依创伤的程度分为挫伤、撕裂伤、碎裂伤和肾蒂伤4种类型。临床常见症状有血尿、休克、局部包块、腰部疼痛、腰肌紧张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