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哨兵痔
哨兵痔又称裂痔,女性多见,其特征是位于肛门前的正中点,状似哨兵,故而得名。哨兵痔是由于肛裂不愈合,裂口下端皮肤因炎症刺激,浅部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组织水肿和纤维变性而形成的结缔组织外痔。哨兵痔和外痔的区别是什么哨兵痔和外痔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1.病因:哨兵痔,是由肛裂继发形成的增生性皮赘,因此一般位于肛周6点、12点位置;外痔主要分为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结缔组织性、炎性等,其发生位置无特殊性。2.症状:哨兵痔一般无特殊症状;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位置,发作期临床主要表现为下坠、肿胀、疼痛等症状。3.治疗方式:哨兵痔治疗时随肛裂切除术一并切除;外痔治疗一般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如痔疮软膏、栓剂等,保守治疗无效者建议手术切除治疗。如若出现哨兵痔、外痔,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及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
少枝胶质细胞瘤约占颅内胶质瘤的2%~4%,在神经上皮性肿瘤中占3%~12%。成人多见,好发于中年前后,平均发病年龄为38~45岁,男性多于女性,有报道男女之比为2:1。80%以上的少枝胶质细胞瘤位于大脑半球白质内,以额叶最多见,约占半数,其次为顶叶、颞叶,侧脑室及后颅窝内少见。
少突胶质细胞瘤
概述少突胶质细胞瘤是来源于少枝胶质细胞的神经上皮肿瘤,分化良好,主要位于大脑半球,好发于额叶,其次为颞叶、顶叶及枕叶。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为主,可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
少弱精子症
指精液中精子总数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低于参考值下限表现为男性生育力下降或不育病因复杂,生殖道炎症、梗阻、精索静脉曲张、遗传、不良生活方式等都会引起少弱精子症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少见食管恶性肿瘤
食管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占全部食管恶性肿瘤的95%以上,食管其他恶性肿瘤不足5%,临床罕见且种类繁多的食管恶性肿瘤一般包括上皮源性肿瘤、间质源性肿瘤、淋巴源性肿瘤和转移瘤等。
烧伤与烫伤
烧伤和烫伤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它们随时都可以发生在人们身边。轻者给患者带来痛苦,重者将危及患者生命,还可带来终生伤害,因此了解烧伤烫伤的相关知识非常重要。
烧伤休克
烧伤休克绝大多数为继发性休克,通常发生在烧伤后最初数小时或十多个小时,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由于受伤局部有大量血浆液自毛细血管渗出至创面和组织间隙,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烧伤外毒素血症
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多为革兰阳性细菌所产生。其组成为蛋白质,稳定,易被热和消化酶破坏灭活,具有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和肠毒性。各种外毒素对组织有高度的选择性和不同的亲和力,引起不同的病变和临床表现。外毒素用甲醛脱毒后,可成为类毒素,用于人工免疫。烧伤外毒素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烧伤脓毒症
烧伤脓毒症是深度烧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可为单细菌或多数细菌的混合感染,偶亦可由真菌所致。一般早期多为单一细菌,晚期多为混合感染。多发生于烧伤后2周内,最早发生于第2日,创面肉芽形成后发生的机会较少。常见致病菌为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和大肠埃希菌。
烧伤内毒素血症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胞壁上的特有结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多糖中的类脂A,为外源性致热原,细胞破坏时内毒素释放入血,引起内毒素血症状。除创面病原菌外,烧伤后内毒素血症还可以来源于肠道的常驻菌群。
烧伤后肌腱粘连
是指烧伤后因治疗不及时、感染、瘢痕增生及缺乏功能锻炼等原因,造成肌腱损伤或者肌腱与腱周组织粘连,从而导致肌腱滑动受限,影响手、足部等关节活动。
烧伤后肌肉萎缩
烧伤后肌肉萎缩是指烧伤导致的动脉炎、血栓形成等肌肉缺血和无菌性坏死而导致的肌肉萎缩,或因长期卧床,不运动导致肌肉费用性萎缩。
烧伤感染
烧伤后,皮肤作为人体抵御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被破坏而出现细菌感染。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弗氏枸橼酸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以及其他肠道阴性杆菌,严重烧伤还可能出现毒菌,感染厌氧菌和病毒感染。
烧伤复合伤
人员同时或相继受到两种以上(含两种)不同性质致伤因素的作用而发生两种以上的损伤,称为复合伤。烧伤合并其他损伤者称为烧伤复合伤。
烧伤复合放射损伤
人员同时或相继受到两种以上(含两种)不同性质致伤因素的作用而发生两种以上的损伤,称为复合伤。烧伤合并其他损伤者称为烧伤复合伤。最常见的烧伤复合伤是烧伤合并其他创伤和合并放射性损伤。当烧伤复合放射性损伤时,称为烧伤复合放射损伤。
烧伤创面脓毒症
烧伤创面脓毒症是创面侵入性感染扩散和发展的结果。大量细菌侵入邻近的活组织,菌量超过105/g组织。局部与全身情况急剧恶化,即使血液中未检出病原菌,死亡率仍高。
烧伤
由高温、电流、放射线或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常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水疱、甚至组织碳化、焦痂脱离致伤源,冲洗创面、抗感染、抗休克及手术等治疗浅烧伤者预后较好,深烧伤或面积较大者预后差,甚至死亡
上肢瘢痕挛缩畸形
上肢瘢痕挛缩畸形是整形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手部瘢痕挛缩畸形、肘部瘢痕挛缩畸形、腋部瘢痕挛缩畸形。大多是因深度烧伤后未进行妥善治疗导致上肢瘢痕挛缩,致使上肢功能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及时有效的治疗上肢瘢痕、瘢痕挛缩是十分重要的。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上肢深静脉系统、颈内静脉、头臂干和上腔静脉血栓形成,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上肢肿胀、疼痛、皮肤青紫和浅静脉曲张是本病四大主症。
上斜肌腱鞘综合征
概述上斜肌腱鞘综合征是指由于先天性解剖异常或继发外伤、手术以后,上斜肌肌腱和鞘膜过分增厚,粘连,限制下斜肌的上转运动。1950年Brown首次描述本病的特征,故又称Brown综合征。本病好发于幼年,多累及单眼,少数为双侧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