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乳腺佩吉特病
乳腺佩吉特病是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又名湿疹样乳腺癌,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乳头乳晕皮肤瘙痒、糜烂、破溃、渗液、结痂、脱屑、伴疼痛等湿疹样改变,故又名为湿疹样乳腺癌,可伴有或不伴有乳腺内肿块。1874年Paget首先报道了15例乳头乳晕湿疹样改变的患者,均伴有同侧乳腺癌,故将这一特殊类型乳腺癌命名为佩吉特病,占同期乳腺癌的0.7~4.3%。乳腺佩吉特病的高发年龄段为50~54岁;绝大多数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者罕见。病理学特征为乳头表皮内可见到Paget细胞,显微镜下该细胞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其体积较同层的上皮细胞大2~3倍,是相对较大的恶性肿瘤细胞。乳腺佩吉特病单纯乳头乳晕病变者,或仅伴有导管内癌的患者预后好;伴乳腺肿块,且肿块病理证实为浸润性癌的患者,与一般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似或略差。
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是乳腺小叶、小管及末梢乳腺导管高度扩张与囊性改变导致的乳内肿物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乳腺疼痛、肿块、溢乳等发病可能与内分泌紊乱、原发性乳腺结构不良、哺乳习惯不良和乳腺炎症等有关可进行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
乳腺囊性增生病
以乳腺组织出现增生、导管扩张和囊肿形成为主的一种病变主要表现为乳腺疼痛、结节状态或肿块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可采用一般治疗、药物及手术治疗
乳腺淋巴瘤
乳腺淋巴瘤发病率极低,女性多见,男性罕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乳腺恶性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大多数乳腺淋巴瘤是B淋巴细胞来源,T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性罕见。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比例为0.04%~0.70%,占淋巴结外淋巴瘤比例为1%~2%,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淋巴瘤和淋巴瘤区别乳腺淋巴瘤是指发生于乳腺的淋巴瘤,而淋巴瘤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包括原发于全身各淋巴组织的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累及全身淋巴结、肝、脾、骨髓等组织,按病理组织学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又可划分为前驱淋巴性肿瘤、成熟B细胞来源、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乳腺淋巴瘤发病率低,绝大多数为女性。大多数乳腺淋巴瘤是B细胞来源,类型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等。可表现为单侧乳房无痛性肿块,也可累及双侧,多伴有淋巴结肿大。包括乳腺淋巴瘤在内的淋巴瘤,都需要通过病理检查、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方面一系列检查来确诊分型,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多发于青年妇女,大多为无痛性肿物,多在无意中发现。初期较小,但生长较快,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多较隆突,扁平者较少,表面不甚光滑,细触之为小结节状,有些呈明显分叶状,中度硬,多无压痛,可自由推动。主要可以分为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脂肪瘤、乳腺平滑肌瘤、乳腺错构瘤、乳腺神经纤维瘤和乳腺血管瘤等。在此处以常见的乳腺纤维腺瘤做以下陈述。
乳腺良性病变
乳腺良性病变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具有良性经过的乳腺原发疾病,常见的有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分叶状肿瘤、浆细胞性乳腺炎等。
乳腺结节
指自我可触及或者体检发现的乳腺内结节性病变根据不同的病因,可能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或者无明显症状发病与乳腺感染、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也可随诊观察
乳腺结核
乳腺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或肠系膜淋巴结核,是经血行传播至乳房所引起的结核,临床较少见。
乳腺间叶组织肉瘤
乳腺间叶组织肉瘤是指乳腺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血管和淋巴管、肌肉或神经组织等)发生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为14~60岁,平均41.3岁。与其他软组织发生的间叶组织肉瘤相似,按其来源分为纤维肉瘤、血管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骨肉瘤、平滑肌肉瘤等,都甚少见,约占乳腺所有恶性肿瘤的1%。
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是源于乳腺腺体、脂肪、淋巴、血管、乳头等乳腺相关组织的疾病。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炎症性疾病、乳腺良性病变、乳腺恶性肿瘤、先天发育异常及男性乳腺发育等。
乳腺钙化
乳腺钙化(mammary gland calcify)分为良性钙化及恶性钙化,良性钙化一般是钙质沉积造成的,恶性钙化一般是肿瘤坏死造成。一般分为提示良性病变的大钙化,以及提示恶性病变的簇状钙化。乳腺钙化灶和结节的区别乳腺钙化灶和结节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形成原因、构成和检查结果不同等。1.形成原因:乳腺钙化灶属于钙元素沉积的症状,和炎症愈合后现象有关。而乳腺结节可由多种乳腺疾病引起,如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癌等。2.构成:钙化灶的构成主要属于钙盐沉积形成的结构,而乳腺结节的构成与形成原因有关,如果是乳腺囊肿性增生引起,则构成成分为增生的乳腺腺体;如果是乳腺癌,则由异常增生的乳腺上皮细胞构成。3.检查结果:在x线下,钙化灶呈现亮光点,超声下呈现强回声。总之,对于乳腺钙化灶和结节情况,患者需引起高度重视,建议要配合医生做详细检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然后给予诊断处理。乳腺钙化什么意思乳腺钙化是指乳腺组织出现局部的钙盐沉积,在钼靶上表现为高密度白影,可能是乳腺良、恶性疾病导致。良性疾病如浆细胞性乳腺炎、纤维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导致的钙化通常表现为粗大、密度均一、边缘清晰的病灶。良性钙化多因乳腺组织局部增生,而局部血供相对不足导致增生灶边缘坏死,机化后产生钙质沉积。恶性疾病如乳腺癌等导致的钙化常表现为细小、密度不均,边缘不清的病灶。恶性钙化灶多因癌细胞分泌钙质或肿瘤的异位钙化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向专科医生咨询,根据影像学描述及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乳腺分叶状肿瘤
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一种呈叶状结构、由乳腺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组成的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占乳腺肿瘤的0.3%~0.9%,占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的2.5%。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以40岁左右女性多见。多为单侧发生单一肿块。肿瘤切面呈实性、灰褐色,并可出现裂隙样结构或囊腔。
乳腺恶性肿瘤
乳腺恶性肿瘤以来自乳腺导管和小叶上皮的乳腺癌为主,约占乳腺恶性肿瘤的95%以上;其次是来自乳腺间叶组织的软组织肉瘤等,不足5%。乳腺良性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包括乳腺良性肿瘤如纤维腺瘤、乳腺增生性疾病、乳腺炎性疾病等,其中部分乳腺良性疾病具有癌变倾向,被称为乳腺癌前病变,如乳腺导管和小叶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等。乳腺恶性肿瘤和乳腺癌区别在哪乳腺恶性肿瘤和乳腺癌在肿瘤范围、治疗方案等方面不同。范围不同,乳腺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乳腺任何组织恶性肿瘤,包含上皮和间叶组织,而乳腺癌只是发生在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案不同,乳腺恶性肿瘤分为乳腺淋巴瘤、乳腺肉瘤等,其治疗方案需要结合具体类型确定,而乳腺癌的话就是单一的疾病,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放疗等方式治疗。生存周期不同,乳腺恶性肿瘤有些为高分化,有的则是低分化,生存周期不确定,乳腺癌生存时间,主要是看分期以及类型确定的。患者如有乳腺方面的不适,建议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乳腺导管原位癌
指发生在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处于疾病发展早期的恶性肿瘤大多患者没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乳头溢液、乳房肿块等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激素紊乱、基因突变有关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为辅,必要时内分泌治疗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
概述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常表现为乳腺导管内的上皮细胞异常增生,细胞有轻至重度异型,但未突破导管和(或)小管的基底层。一般认为DCIS是浸润性乳腺癌的先兆,因而切除病灶、预防浸润癌的发展极其重要。原位癌属于癌前病变,采取手术治疗可基本治愈,复发率低。内分泌治疗可以预防对侧乳腺癌变。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起源于导管上皮的乳腺良性肿瘤主要症状包括乳头溢液,部分患者可扪及乳房肿块病因尚不明确以手术治疗为主
乳腺导管瘤
概述乳腺导管瘤是指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乳头状瘤。根据乳腺导管瘤病灶的多少及发生部位,可将其分为单发性及多发性两种,有5%~10%的恶变率,需予以重视。
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良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乳腺错构瘤
乳腺错构瘤是由乳腺组织中各种成分组成,是临床上比较罕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最具代表性的错构瘤为腺脂肪瘤,还有腺冬眠瘤和黏液样错构瘤等变型。主要发生于分娩后或绝经期妇女,其发生的年龄跨度较大,青少年也有发生。由于肿瘤边界清楚,手术切除完整,预后良好。
乳腺癌肉瘤
乳腺癌肉瘤是指同侧乳腺内出现了癌与肉瘤共存的肿瘤,多见于老年妇女。原发的乳腺癌肉瘤极为少见。乳腺癌肉瘤患者乳腺可触及肿块,常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癌肉瘤由于含有癌与肉瘤两种成分,故即可发生淋巴转移,也可发生血行转移。由于肉瘤成分生长较为迅速,易于引起患者的注意而去医院就诊,故一般说来其预后相对较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