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造成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所谓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仅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少部分。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高,故需加以重视。
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
概述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指老年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由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或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各种类型的肺实质炎症,也包括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而出院后才发病的情况。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
概述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SIADH)是肿瘤患者的重要合并症之一,可因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加而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水中毒和低钠血症可引起神经功能紊乱、疲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体重增加、乏力、肌痛、头痛等。
老年人阳性杆菌肺炎
革兰阳性杆菌肺炎是由革兰阳性杆菌感染所致,因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易患革兰阳性杆菌肺炎,其次见于新生儿,孕妇等患者。临床表现,突然发病,寒战、高烧。呼吸困难、病死率极高、肺炭疽是常见病之一。
老年人血栓性疾病
概述血栓性疾病是指血液成分在心脏和(或)血管腔内形成血凝块,临床上出现血栓的病理现象,可分为动脉血栓性疾病与静脉血栓性疾病两类。血栓栓塞性疾病已成为老年人的主要疾病,在老年人的死因中占第一位。
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绞痛,主要是在体力活动时病变冠脉血流量不能代偿性增加以满足心肌的需求而产生心肌缺血。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都是突然发作,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休息后迅速缓解。老年人因为痛觉迟钝、劳动或情绪激动导致心绞痛发作部位和疼痛性质不典型。部分患者可无胸痛,而是左臂或右臂痛,伴手指麻木,或为肩部或肩胛间疼痛,或上腹部疼痛等消化道症状,有时仅表现为呼吸困难、软弱无力或疲惫而无胸痛。
老年人平衡障碍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头晕、眩晕及平衡障碍的发病率随之增加、已成为社会和医学界急待解决的问题。平衡障碍是多方面的,特点与前庭功能障碍有关。许多老年人常因头昏而摔倒。
毛孔粗大
当皮肤老旧角质积聚越多,会使肌肤变厚、变粗糙,毛孔变粗大,肌肤也因为无法顺利吸收水分与保养成分,变得暗沉、干燥,加速刺激油脂分泌量,毛孔会再度变大。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逐渐失去弹性,毛囊周围缺乏支持结构,也很容易使毛孔显得比较大;外油内干的皮肤环境,也会使毛孔变得粗大。平时应该多注意皮肤的日常护养。皮肤组织的老化、萎缩,皮肤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通常到了某个年龄段,皮肤毛孔就会出现松弛,血液循环也会逐渐不流畅,皮肤代谢开始变慢。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概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缺乏,使机体的代谢和全身各个系统功能减退,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女性甲减较男性多见,且随年龄增加,其患病率见上升。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的改变,易患免疫性疾患等因素,因此老年甲减并非少见。功能减退始于老年期或由成人甲减过渡到老年期者均称为老年甲减。
老年人肺癌
老年人肺癌多为原发于支气管-肺的癌,即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都是随着原发灶的发展过程及肿瘤所在部位、肿瘤大小、对支气管的影响、邻近气管是否受侵犯或压迫、远隔脏器是否有转移、是否有异位内分泌特性等因素的不同,而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
老年人非霍奇金淋巴瘤
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是一组异质性恶性肿瘤,以恶性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为特征。通常起源于淋巴结,也可起源于身体的任何器官。非霍奇金病以往称作网状细胞肉瘤、淋巴肉瘤。淋巴结肿大是本病最常见的表现。绝大多数的患者因淋巴结肿大就诊。
老年人便秘
患器质性疾病、长期服药、活动量少的老年人易发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中医中药及心理治疗表现为排便次数少、费力、不尽、堵塞感,干球或硬粪便器质性疾病、药物、肠道功能异常、饮食运动、精神心理因素等均可引起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
老年人缺血性心肌病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与原发性充血型心肌病相似,但在本质上缺血性心肌病(ICM)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
老年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缺血性卒中的20%,发病高峰年龄在60~69岁,男性多于女性,为女性的2~6倍。白天发病者居多,多数无明显诱因。常见于亚急性和慢性起病症状,一般于12小时至3天达到高峰,约20%的患者病前有暂时性脑缺血发作表现。
老年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亦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由异位起搏点提早发出冲动所引起的心脏搏动。按起搏点部位可分为房性、交界区性,两者又统称室上性,还有室性期前收缩。当期前收缩频发或连续出现时,可使心排出量下降及重要器官灌注减少,可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昏、出汗、心绞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老年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Shaking palsy)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稍高于女性。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老年脑栓塞
老年人脑栓塞指脑动脉被进入血液循环的栓子堵塞所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占脑卒中的15%~20%。其发病年龄跨度较大,风湿性心脏病引起者以中青年为多,冠心病及大动脉病变引起者以老年为多。患者常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可伴有症状性癫痫发作,且在动脉源性脑栓塞中更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前者脑电图异常率也较高。常有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
老年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的出血。脑出血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在非外伤性脑出血中,又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系某种原发性血管病变所致的脑出血,如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等。原发性脑出血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动脉的破裂导致脑实质内的出血。高血压病导致的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出血又称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或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人中更为多见。
老年挛缩
概述老年挛缩是指肌肉或关节长期处于痉挛状态或某种特定位置,致使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和固定,进而造成机体功能障碍和产生局部疼痛。由于病因的关系,挛缩以老年人多见,故又称为老年挛缩。且常发生于肢体及其附近关节,是影响老年人疾病康复和降低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表现为肌肉痉挛及萎缩、关节变形、肢体疼痛或阵挛。
老年扩张性心肌病
老年人扩张性心肌病(DCM)为心肌病的主要类型,既往称为充血性心肌病,特点为左心室或右心室明显扩大或双心室扩大,多数以左心室扩大为主。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以20~49岁住院年龄最多,约20%的DCM患者有心肌病家族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