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老年人血栓性疾病
概述
概述
血栓性疾病是指血液成分在心脏和(或)血管腔内形成血凝块,临床上出现血栓的病理现象,可分为动脉血栓性疾病与静脉血栓性疾病两类。血栓栓塞性疾病已成为老年人的主要疾病,在老年人的死因中占第一位。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
临床症状
心绞痛、偏瘫、意识障碍或下肢肿胀、疼痛等。
危害
老年性血栓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失去生活自主能力,不仅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检查
血液流变学测定、血管造影、B超、CT和MRI等检查。
诊断
根据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史,心绞痛、偏瘫、意识障碍或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体征,结合血液学指标及B超等检查多可确诊。
治疗原则
予以抗凝、抗血小板、溶栓、扩血管等药物进行治疗。
治愈性
及时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治疗,可降低血栓倾向,避免血栓形成
饮食建议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或不当的饮食结构,适当予以低脂、低盐、易消化等饮食。
病因
病因
严重外伤、感染、精神创伤、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等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异常、抗凝活性减低、纤溶活力低下均可导致本病。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血栓形成和栓塞的临床表现及其后果取决于血栓的部位与大小。冠状动脉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颈动脉或脑动脉血栓表现为偏瘫、意识障碍;下肢深层静脉血栓导致下肢肿胀、疼痛及水肿等。
诊断依据
根据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史,心绞痛、偏瘫、意识障碍或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体征,结合血液学指标及B超等检查多可确诊。
治疗
治疗方针
予以抗凝、抗血小板、溶栓、扩血管等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1.抗血小板疗法:可选用肠溶阿司匹林。用药期间,用血小板聚集试验监护。此类药物对动脉血栓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对静脉血栓性疾病疗效不肯定。2.抗凝疗法:通过影响凝血过程的某个环节,阻止血栓的形成与扩大,但对已形成的血栓无效。肝素在防治急性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周围静脉和肺栓塞有较好的疗效。3.降低血黏度疗法: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预后情况
及时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治疗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多可缓解症状,减轻血栓形成的危害。
护理
日常护理
1.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喜或过悲。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中等体力活动等,避免剧烈运动。3.积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有效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4.定期体检,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饮食调理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或不当的饮食结构,适当予以低脂、低盐、易消化等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适当饮茶,减少油腻、甜黏、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戒烟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