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烧伤后胰腺炎
烧伤后由于休克缺血、缺氧、细胞变性或合并败血症而致的胰腺炎症反应。
烧伤后心功能障碍
烧伤后心脏并发症与休克、应激、电解质紊乱及侵袭性感染有关,常见的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心房纤颤等,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
烧伤后免疫功能紊乱
指烧伤后由于大量组织坏死、应激、休克、感染和营养缺乏等反应,与后续各种治疗因素共同作用改变机体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所处微环境而造成的免疫功能紊乱,它是烧伤后引发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
烧伤后急性肾衰竭
烧伤后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是少尿,补足血容量及水分后仍少尿,少尿应鉴别肾前性及肾后性。
上斜肌麻痹
上斜肌麻痹是垂直性斜视中最多见的一种,分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完全性或部分性麻痹。上斜肌麻痹的临床症状,依发病年龄及注视眼的不同而异,如健眼为注视眼,则病眼为下斜视;若病眼为注视眼,则健眼为下斜视。先天性者多伴有水平性偏斜及弱视,常为单侧性。后天性者多为双侧性。
上消化道大出血
发生在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胆道等上消化道部位的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便血,严重者还可出现皮肤湿冷、意识模糊等休克症状常见病因有胃、十二指肠溃疡,门静脉高压症,应激性溃疡,胃癌,胆道疾病等根据病情进行一般治疗,抗休克、扩容治疗,止血治疗等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从食管到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之间的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便血,还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面色苍白、发热等可由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疾病,门静脉高压等引起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护理
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是消化道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检查的部位包括胃、十二指肠、食管等,其基本原理是吞食糊状硫酸钡(显影剂)后,通过钡剂经食管到达胃、十二指肠部位的显影过程来协助诊断上消化道疾病。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是指急性额窦炎、额部感染性外伤等使细菌经额部板障静脉或颞前板障静脉流入上矢状窦内,引起上矢状窦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上腔静脉综合征
上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头部、胸部和上肢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面部肿胀、胸部静脉曲张、咳嗽、呼吸困难等主要是缓解症状并治疗潜在病因,包括一般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如病因能够彻底解决,通常上腔静脉阻塞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上气道梗阻
上气道梗阻是一种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上气道气流严重受阻的临床急症,其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易与支气管哮喘及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相混淆。临床上,该症以儿童多见,在成人较为少见。引起上气道梗阻的原因较多,其中以外源性异物所致者最为常见,其余较常见者有喉运动障碍、感染、肿瘤、创伤以及医源性等。对上气道梗阻及时认识和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大多数患者既往身体健康,经有效治疗后可以完全康复。
上呼吸道感染
多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有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声音嘶哑等症状70%~80%由病毒感染引起,另有20%~30%为细菌感染引起以对症治疗为主,防治继发性细菌感染
上腹痛综合征
上腹痛综合征(ESP)是一组消化系统的临床症状群,表现为进餐后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等,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类型。
伤口感染
病原体侵入伤口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伤口部位红、肿、热、痛,甚至化脓大多为细菌所致主要为药物治疗和外科清创治疗
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是由肠沙门菌肠亚种伤寒血清型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副伤寒是由肠沙门菌肠亚种副伤寒甲或乙或丙血清型引起的一种和伤寒相似的疾病。副伤寒甲、乙的症状与伤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副伤寒丙的症状较为不同,可表现为轻型伤寒,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伤寒和副伤寒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发生爆发流行。本病分布我国各地,常年散发,以夏秋季最多,发病以儿童、青壮年较多。
伤寒性心肌炎
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约为4周,可分为4期。出现高热、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肝脾肿大、皮疹等症状。而伤寒型心肌炎多发生在伤寒的极期,即发病1周后,持续2~3周。伤寒病夏秋季为多,一般以青少年及儿童多见,40岁以上的成人病例相对少见。本病中3.5%~5%伤寒患者可出现心肌炎的表现。
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以持续高热、皮疹、肝脾大,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等为主要特征主要由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积极抗感染治疗,预防肠穿孔和肠出血并发症
沙眼衣原体肺炎
沙眼衣原体肺炎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沙眼衣原体主要是人类沙眼和生殖系统感染的病原,偶可引起新生儿和成人免疫抑制者的肺部感染。发病率以18~30岁多发。新生儿肺炎主要见于2~12周新生儿及婴儿,大多数无发热,起始症状通常是鼻炎、伴鼻腔黏液性分泌物和鼻塞。成人免疫抑制患者可见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可有干咳、发热、肌痛、寒战、咯血和胸痛。
沙门菌性肺炎
概述沙门菌性肺炎是指由伤寒、副伤寒或其他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气促、咳嗽、咳血性痰、咳后胸痛等。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沙门菌属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一群革兰阴性杆菌组成的尤其是对人和动物都能导致疾病的病菌,其中以鼠伤寒、肠炎和猪霍乱杆菌最常见。其发病率高,在食物中毒各类原因中居首位,中毒症状有多种多样表现。一般可分为5种类型:胃肠类型、类伤寒型、类霍乱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其中以胃肠炎型最为多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