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概述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是指急性额窦炎、额部感染性外伤等使细菌经额部板障静脉或颞前板障静脉流入上矢状窦内,引起上矢状窦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病因
症状
除鼻部原发病外,患者有寒战、发热、盗汗,并有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和脓毒血症的临床表现。头顶部正中可出现水肿和压痛,患者可出现阵发性左右交替的局部性癫痫,继而有偏瘫及外展神经麻痹,称为上矢状窦综合征。随病变扩展,偏瘫可由下肢扩大到上肢,重者可有昏迷和失语等症状。
检查
1.血常规
血液白细胞计数增多。
2.腰椎穿刺
可显示颅压增高及脑膜反应。
3.CT等影像学检查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下列体征可作诊断参考:
1.急性额窦炎伴有上矢状窦相应区水肿和压痛。
2.项骨骨缝沿线有多发性脓肿。
3.脓毒血症伴有上矢状窦综合征者。
并发症
治疗
大量注射抗生素,如新型青霉素、先锋霉素、林可霉素等。对于以下情况应及时行额窦根治术,清除额部腐骨。
1.额窦引流术后,急性炎症已控制,但病变尚未根治。
2.慢性额窦炎反复急性发作,经药物、导管冲洗、鼻额管扩大等治疗无效,或已在额窦前下壁形成瘘孔。
3.额窦炎引起眶内或颅内并发症。
4.额窦囊肿、骨瘤或异物,有手术必要者。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并发症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