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产科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合并症,妊娠期的发病率为1‰~3‰,如果诊断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产时、产后大出血和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妊娠可导致ITP病情恶化,或使处于缓解期的患者病情加重。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妊娠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可出现高蛋白尿、全身水肿。孕前严重肾病综合征伴有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妊娠,应该采用避孕措施。
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在妊娠期间由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咽干、鼻塞、打喷嚏、发热、咳嗽等与病毒、细菌感染有关可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正常非孕妇女,铁的微量排泄和代偿摄取量保持着动态平衡。妊娠4个月以后,铁的需要量逐渐增加,所以,在妊娠后半期约有25%的孕妇可因需要量增加,吸收不良,或因来源缺乏致使铁的摄入量不足,产生缺铁性贫血。
妊娠合并贫血
妊娠期女性出现贫血称为妊娠合并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严重者可出现早产、死胎遗传和后天因素如造血原料不足、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等可导致贫血可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产科治疗
妊娠合并偏头痛
妊娠合并偏头痛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头痛是妊娠妇女最常见的神经科主诉之一。在妊娠期大约有15%的偏头痛是首次发作且多发生于妊娠前3个月,此时激素水平已处于上升阶段。
妊娠合并皮质醇增多症
皮质醇增多症又称库欣综合征,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中最常见的一种。这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皮质醇所致,但常同时分泌其他皮质激素。妊娠合并皮质醇增多症极为少见,大多数患者妊娠终止于流产、早产或死产。
妊娠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虽可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但大多数慢性肾炎并非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患有肾小球肾炎的妇女妊娠时肾脏的负担加重,影响肾脏功能,严重者危及母胎安全。病情轻者常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混淆。
妊娠合并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概述肾上腺皮质激素减退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妊娠合并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对于孕妇而言,易导致应激刺激下的肾上腺危象,引起孕妇致病率和致死率提高;对于胎儿而言,容易导致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低血糖,以及通过胎盘的母血抗肾上腺抗体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肾上腺功能减退。
妊娠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为主要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多见于中年女性,妊娠期妇女发病并不少见。
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妊娠期对叶酸需求量增加。正常妊娠每天最低需食物叶酸500~600μg,以供胎儿需求和保持母体正常的叶酸贮存。双胎妊娠对叶酸需求量更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妇女常因妊娠期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严重,叶酸摄入更少。孕妇有胃肠道疾病时,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部分或大部切除等使胃黏膜壁细胞分泌内因子减少,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加重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先天性感染疾病的最常见病因,能引起胎儿、婴儿严重损害,甚至死亡。尤其重要的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妊娠期由于免疫机制和内分泌环境的改变,可使宿主细胞与病毒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使潜伏的病毒再活动。我国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8.82%,新生儿脐血清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为2.32%,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孕妇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8.7%,母乳汁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10.26%。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系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所致。妊娠期甲亢多是Graves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由自身免疫亢进引起,特征有弥散性甲状腺肿和突眼。中、重度甲亢及症状未控制者的流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率、早产率、小样儿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增高。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或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可从母体转移到胎儿,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甲亢。个别孕妇因分娩、产后出血、感染可诱发甲亢危象。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妇女常出现无排卵月经、不孕,以往认为合并妊娠较少见,但近年来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尤其是提倡在妊娠早期的妇女、不孕和/或流产的女性中筛查甲功,妊娠合并甲减者越来越常见。妊娠合并甲减最常见原因的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由于机体产生的抗体引起甲状腺组织内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导致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
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孕妇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发生的一系列钙磷代谢紊乱的罕见疾病。患者可出现高血钙、低血磷综合征;骨骼系统改变,如早期骨痛,可位于背部、脊椎、髋部、胸肋骨或四肢,局部有压痛;泌尿系统出现多尿、夜尿、口渴等症状。
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概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旁腺激素(PTH)缺少或PTH靶器官不敏感所引起的钙磷代谢紊乱。以低钙血症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为特征。妊娠合并甲旁减临床上较罕见,大多继发于甲状腺手术后。妊娠可引起体内钙代谢平衡改变,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在妊娠期间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对母体及胎儿产生重要影响。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腺消化酶被激活对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病变,而且是涉及多个脏器的全身性疾病。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本病发病有上升趋势,常与胆结石伴发。急性胰腺炎可发生于整个妊娠期,以妊娠晚期及产褥期较多。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重,威胁母婴生命。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产妇死亡率为33.3%,非孕期死亡率为22.2%。
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是妊娠期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是双侧感染,如果是单侧则以右侧为主。与菌尿及膀胱炎不同,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其危险性明显增加。妊娠期由于尿路的相对性梗阻引起尿液排空延迟及菌尿;其次孕妇尿中含有营养物质,葡萄糖尿及氨基酸尿利于病菌的繁殖。与无症状菌尿相同,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发病有若干易感因素,其中细菌的黏附性对妊娠期发生急盂肾炎起了主要作用。
妊娠合并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球疾患,其中很多是因细菌、病毒、原虫感染而诱发。妊娠合并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大多由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所致,属于一种免疫复合物型肾炎。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的常见病种,仅次于阑尾炎,占第2位。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可发生于妊娠各期,妊娠晚期和产褥期多见,发生率约为0.8‰,仅次于妊娠合并阑尾炎,较非孕期高,50%~70%的患者伴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症病变开始时胆囊管梗阻,胆囊肿大,压力升高,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称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如梗阻未解除,炎症未控制,病变可发展至胆囊壁全层出现增厚、脓性渗出物,成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若病变更进一步发展,胆囊内压力继续升高,胆囊壁张力增高,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此时临床出现坏疽、穿孔并发症,脓液进入胆管胰管,可导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和胰腺炎。若病变过程中胆管梗阻解除,炎症可逐渐消退。反复发作则呈慢性胆囊炎改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