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胸腺瘤
胸腺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一般位于前上纵隔常见症状为胸部钝痛、气短及咳嗽等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部分有可能需要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为惰性肿瘤,预后一般较好
胸腺类癌
胸腺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胸腺类癌,另一类是胸腺小细胞癌。胸腺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特征以及肿瘤细胞能分泌人体其他部位APUD细胞所分泌的生化物质。1/3~1/2的患者在手术确诊前无症状,于胸部X线检查中无意发现。而少数患者仅有前胸疼痛、咳嗽、咯血、气促等非特异性症状。
胸腺癌
是由胸腺上皮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的恶性肿瘤早期多无症状,晚期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消瘦等可能与遗传、放射线、有毒化学品、EB病毒感染等有关早期以手术为主。晚期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胸锁关节炎
概述胸锁关节炎是指胸锁关节区的非化脓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
胸锁关节脱位
胸锁关节脱位包括锁骨内端向上、向前突出的前脱位和锁骨内端向下、向后突出或锁骨头向胸骨柄后内方滑动的后脱位。胸锁关节是人体最稳定的关节之一,脱位并不常见,仅占肩关节脱位总数的3%,与肩关节后脱位的发病率相仿。
胸腔内异物
胸腔内异物是指由于各种胸部外伤导致异物进入胸内。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失血性休克等症状。胸内感染为其常见并发症。异物的取出因病情而异。
胸腔出口综合征
概述胸廓出口综合征是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所致临床综合征。
胸内肾
胸内肾罕见,是指部分或全部肾穿过横膈进入后纵隔。它不同于腹腔器官和肾同时进入胸腔的膈疝。胸内肾位于横膈的侧后方,Bochdalek孔内,此处横膈变薄,似薄膜包住肾的伸入部分,因此肾不在游离胸腔内。胸内肾已完成正常旋转过程,肾的形态和收集系统正常。肾血管和输尿管通过Bochdalek孔离开胸腔输尿管被拉长,但无异位地进入膀胱,对侧肾脏正常。胸腔肾可有外形及大小改变,但肾功能组织结构无异常,伸长变直的输尿管能提供良好引流,不同于其他低位异位肾而易发生感染和结石。肾脏常有旋转不良,肾门常向前方,肾血管起始位置较高或正常。输尿管较对侧明显延长,其走行和入膀胱位置未见明显特殊。肾上腺可位于其上或下方或留在原来正常位置,但常显示不清。
胸内甲状腺肿
胸内甲状腺肿是指胸骨后或纵隔单纯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肿瘤。因其位于胸骨后或纵隔内不易被发现,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胸内甲状腺肿与颈部甲状腺肿一样,为多发性结节性非毒性良性甲状腺肿瘤,有时肿瘤的良恶性以及肿瘤与结节性增生之间在手术前不易确诊。胸内甲状腺肿占甲状腺疾病的9%~15%,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为肿块压迫周围器官所致。
胸膜转移瘤
概述胸膜转移瘤是指非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通过直接侵犯、血管、淋巴管等途径侵袭或转移至胸膜,引起胸膜的种植或转移病灶。原发肿瘤1/3以上是肺癌,其次是乳腺癌,此外,淋巴瘤、卵巢癌、胃癌、肉瘤、黑色素瘤等也可转移至胸膜。临床表现为胸腔积液、胸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酌情选择手术或化疗,预后不佳。
胸膜间皮瘤
一类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肿瘤,大多为恶性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胸痛、咳嗽、消瘦、乏力等恶性胸膜间皮瘤与接触石棉有关弥漫性胸膜间皮瘤预后较差,局限性预后较好
胸廓出口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前臂和手疼痛、麻木、无力,部分有上臂水肿、肤色改变、浅静脉扩张因先天性发育异常、肿瘤、外伤、日常活动等引起轻症或初发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胸降主动脉动脉瘤
胸降主动脉动脉瘤是胸主动脉动脉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生在近段降主动脉,位于左锁骨下动脉的远侧,病变的主动脉多呈梭状扩大,长度不一,有时可涉及降主动脉全长甚或延伸入腹主动脉近段。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其他如动脉中层坏死、创伤和细菌性感染等也可以导致降主动脉瘤的形成。本病发展缓慢,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动脉瘤长大后可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相应症状,最终穿破血管,出血致死。
胸肌部分肌移位
胸肌部分肌移位术适用于肱二头肌和肱肌麻痹,屈肘功能丧失者。在未创用背阔肌移位代屈肘功能以前,胸大肌常被采用,而且疗效也较可靠。胸大肌是由两块单独的神经血管支配的肌肉合并而成,且各有一腱,即前腱和后腱。根据这一解剖特点,可采用部分胸大肌或全胸大肌用作移位代屈曲功能。
胸骨裂
胚胎时期胸骨始基形成左、右胸骨板是在第9~10周时,两侧胸骨板在中线相互融合而形成整体胸骨。如果胚胎发育过程中未能完成这种融合或仅部分融合,则形成胸骨裂。按裂隙的部位与程度,分为上段胸骨裂、下段胸骨裂和全胸骨裂。临床表现常有反常呼吸、发绀、呼吸困难和呼吸道反复感染,查体可见胸骨区有软组织裂隙。以手术治疗为主。
胸骨骨折
胸骨骨折非常罕见,常因暴力直接作用于胸骨区或挤压所致。骨折常发生在靠近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的胸骨体部,骨折线多为横形,如有移位,下折片向前方移位,其上端重叠在上胸骨片下端,胸骨后的骨膜常保持完整。临床表现为胸骨肿胀、疼痛,可伴有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单纯无移位者以卧床休息、止痛为主,有移位者以手法或手术复位。
胸骨骨髓炎
胸骨骨髓炎发病率低,特别是血源性骨髓炎非常少见,是骨科领域里非常难治的疾病。常见于胸骨术后感染,老年人及合并糖尿病的全身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多发窦道,严重时出现感染中毒症状。彻底清创、通畅引流、建立局部血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胸腹主动脉瘤
胸腹主动脉瘤指同时累及胸腔段和腹腔段的主动脉,以及侵犯到肾动脉以上的腹主动脉瘤,动脉瘤从胸延伸至腹,累及胸主动脉、肋间动脉及腹主动脉内脏诸分支。可发生致死性动脉瘤破裂。
胸腹主动脉动脉瘤
概述胸腹主动脉动脉瘤是指同时累及胸腔段和腹腔段的主动脉,以及侵犯到肾动脉以上的腹主动脉瘤。
胸腹联合伤
胸腹联合伤是指同一病因造成胸部、腹部脏器损伤,伴膈肌破裂。如仅有胸部和腹部同时损伤,但不伴膈肌破裂不应称为胸腹联合伤,可根据损伤最重部位,称为胸部伤合并腹部伤或腹伤合并胸部伤。胸腹联合伤伤情严重而复杂,危险性较大,其休克发生率高达60%,死亡率25%~3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