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手术后泌尿系感染
手术后泌尿系感染是尿潴留或经尿道的器械操作引起,可发生在泌尿系统各个部位,但以膀胱首发,可上行感染引起肾盂肾炎。
手术后和创伤后肺炎
概述手术后和创伤后肺炎是指术后或创伤后肺通气不足,膈肌活动差,咳嗽反射受损或受抑制,支气管痉挛和脱水,引起支气管分泌物滞留,导致肺段不张,进而发生肺部感染。
手术后肺不张
肺不张是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支气管被堵塞,使肺组织含气量过少,肺泡不能完全张开。常发生于全身麻醉、手术时间较长、年老或身体衰弱及长期吸烟或有呼吸道慢性疾病者,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严重的肺部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呼吸衰竭等。
手术后反流性胃炎
胃手术后病人上腹部烧灼样疼痛、恶心、呕吐混杂胆汁的食物称手术后反流性胃炎。病人常因餐后上腹疼痛加重,呕吐后疼痛不能缓解;减少摄食,导致体重减轻和贫血。
室间隔缺损
心室间隔存在缺损的一种疾病,是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轻者一般无症状,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育迟缓以及活动耐力低下等症状室间隔缺损是遗传和胚胎发育异常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治疗方法有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室间隔膜部瘤
概述室间隔膜部瘤是指心室的间隔部位,因各种原因出现异常的、呈肿瘤样的扩张膨出。瘤体无破裂时可无临床表现,瘤体破裂时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多汗、乏力等室间隔缺损表现。
室间隔穿孔
室间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2%。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一旦穿孔发生后往往迅速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致死亡。手术治疗是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仍尚高,早期死亡率高,近期出现介入治疗的探索。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发生缺血并出现破裂导致的继发性室间隔缺损。其与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在形成机制、病理生理、手术方法与手术时机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区别。此病发病率占心肌梗死的1%-2%,多数发生于初次心肌梗死后,男性较女性多发。心肌梗死(特别是透壁性心肌梗死)后2、3天至一周内,有1%~2%的患者发生室间隔破裂穿孔,引起突发性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其中约25%的患者死亡。室间隔穿孔是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穿孔多发于(60%)前间壁,少数发生于后间壁(20%)。左前降支第一分支的近侧突然堵塞,形成大面积心肌梗死,累及室间隔和心尖,易导致室间隔后下部穿孔,可同时伴有左心室室壁瘤,病情恶化,出现心力衰竭。直径超过2~3cm的室间隔坏死穿孔,患者很少能生存下来。小于1cm的穿孔,经内科药物治疗,控制心力衰竭,大多可生存,病情相对稳定。梗死区部分心肌可愈合,约6周后室间隔穿孔边缘形成光滑的纤维疤痕组织缘。
嗜酸性肉芽肿
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孤立性的、非肿瘤性质的组织细胞增殖症骨部损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等;肺部损伤表现为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和基因突变有关可采用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等方法
嗜铬细胞瘤
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并具有激素分泌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症状为血压持续或阵发性增高,可有头痛、多汗、心悸等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有关常采用手术治疗
食管瘘
概述食管瘘是指因先天或后天撕裂、穿孔、病变侵蚀等原因所致的食管与邻近器官的异常交通。先天性食管瘘主要见于新生儿食管闭锁,后天食管瘘多因炎症、肿瘤等病变侵袭所致。
食管黏膜剥脱
食管黏膜剥脱是指进食仓促或干硬食物导致食管表层黏膜下血肿,表层与固有层部分或全部分离形成管型脱落,可随吐出物及血液等吐出口外的疾病。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是指因剧烈呕吐等引起腹腔内压力及胃、食管内压力急剧升高,造成食管胃连接部黏膜产生裂伤,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因该病由Mallory-Weiss首先报道,故又称Mallory-Weiss综合征。本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年人,以男性多见,常在剧烈呕吐后发生。以大量呕血、用力不协调的呕吐和食管胃连接部纵行撕裂为特征。
食管贲门关闭不全
食管贲门关闭不全是指神经、体液及肌肉调节失衡,食管下段和胃贲门部缺乏肌张力致胃内容物反流的疾病。可引起食管炎症和其他系统的并发症。
食管硬皮病
硬皮病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类型。累及食管者其病变大都局限于食管下段,受累的平滑肌变性,呈均匀性硬化和萎缩,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增生,黏膜萎缩,故食管下段出现黏膜糜烂、溃疡及狭窄。本病好发于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萎缩硬化、色素沉着、肌肉疼痛等。食管受累时可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恶心呕吐等。
食管胃和小肠憩室
食管胃和小肠憩室是指食管、胃和小肠管壁局部向肠腔外突出所形成的囊袋状物。按其结构特点分为真性憩室和假性憩室,前者憩室壁具有食管或胃或小肠管壁的全层结构,后者仅具有相应部位管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结构。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其饮食习惯有关。消化管憩室可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更多见于结肠,其次为小肠、食管和胃。除胃憩室外,其他部位憩室的患病率均随年龄而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部憩室患病率的半数。
食管乳头状瘤
食管的一种良性病变,可发生于食管的任何位置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或上腹部疼痛最为常见可能与慢性刺激、机械操作、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等因素相关主要采取内镜下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食管裂孔疝
腹腔内组织或脏器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症状有胃灼热、反酸、胸痛或上腹痛、恶心等,严重时出现吞咽困难无症状者一般无需治疗,有症状者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本病经治疗后大部分预后较好,但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则预后不良
食管痉挛
概述食管痉挛是一种食管运动性失调的疾病。病变主要位于食管中下段,表现为正常的食管推进性蠕动消失,被强烈的非推进性持续收缩取代,致使食管呈螺旋状或串珠状收缩。
食管化学性烧伤
概述食管化学性烧伤是吞服强酸、强碱等化学腐蚀剂造成食管严重损伤所引起的炎症。腐蚀剂的种类、浓度和数量与食管炎的轻重密切相关。
食管梗阻
概述食管梗阻是指食管被食物团块或异物所阻塞,临床上以突然发病和吞咽困难为特征,多见于食管癌、食管闭锁、先天性食管狭窄等疾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