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 syndrome)又称古德帕斯丘综合征,是一种以复发性肺出血继而出现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为特征的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大量新月体形成、可伴毛细血管坏死和肺泡内出血为主要病理变化。治疗应采取综合疗法。
肺出血
概述肺出血是指肺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肺组织。临床主要表现为咯血、咳嗽、呼吸困难甚至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神志不清等休克症状。治疗以应用抗生素、肝素等药物结合输血制品等为主。及时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肺充血
肺充血(Pulmonary congestion)是肺毛细血管内血液过度充满,是由左心衰竭所引起的肺部充血。分为溢性(又称主动性)充血和阻塞性(又称被动性)充血。前者是流入肺内的血流量增多,流出量亦增多或正常,导致肺毛细血管过度充满。后者则因血液流人量正常或增加,而流出量减少,引起肺的瘀血性充血。肺充血主要发生在高温炎热的季节。在长时间肺充血的基础上,由于肺内血液量的异常增多,致使血液中的浆液性成分渗漏至肺泡、细支气管及肺间质内,引起肺水肿。
肺尘埃沉着病
长期吸入粉尘并在肺内潴留,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组肺部疾病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出现咳嗽、咳痰、胸痛、胸闷等症状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矿物性粉尘而致病无特异性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肺部肿块
概述肺肿块是指直径在3cm以上,边缘清楚的类圆形阴影,是肺部病变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肺部真菌感染
由真菌直接侵入导致的肺部疾病以呼吸道症状多见,如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少数可无症状根据不同疾病类型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多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预后差异较大,与真菌类型、机体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相关
肺部结节
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肺部阴影结节较小时多无明显症状,病情进展可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表现多种疾病均可表现为肺部结节,如肺错构瘤、肺结核球、肺癌等以病因治疗为主,如抗结核、抗肿瘤等治疗
肺部化脓性感染
概述肺化脓性感染是指化脓性细菌引起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造成肺或支气管组织破坏,以支气管扩张和肺脓肿最常见。
肺部感染
病原体入侵终末气道、肺实质和肺间质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多采取综合治疗,抗感染治疗是关键
肺部粪类圆线虫病
概述肺部粪类圆线虫病是指皮肤或黏膜感染粪类圆线虫丝状蚴后,经小血管、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寄生于肺和支气管,引起肺部损害,亦可侵及肠道、心、肝、脑、肾等,引起多器官损害。
肺不张
任何原因导致的全肺或部分肺处于萎缩或无气状态轻症者可无症状,较重者可有胸闷、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该病的病因包括先天发育不全以及肿瘤、炎症、外伤等后天因素去除病因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肺病
发生在肺部的各种疾病总称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咯血、发热等病因复杂,包括感染、吸烟、遗传、环境、免疫等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治疗
肺爆振伤
爆炸时产生高压波(气浪或水浪)对胸部冲击所造成的肺部损伤,常表现为外轻内重的特点,病人症状很重,而胸部外表面却无明显损害,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咯血性泡沫痰,重者呼吸衰竭。
肺包虫病
肺包虫病又称肺包虫囊肿、肺棘球蚴病、肺棘球蚴囊肿,为细粒棘球绦虫(犬绦虫)幼虫(棘球蚴)在肺内寄生所致,是肺部较常见的寄生虫病,人畜共患。本病最多见于畜牧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西藏等省区。
肺癌转移
概述肺癌转移是指原发于肺部的恶性肿瘤,通过直接浸润、血行、淋巴或脱落后种植等方式转移到肺内或肺外的组织或器官,形成新的病灶。其临床表现除肺癌常见的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外,还出现相应转移部位受损的表现。
肺癌骨转移
肺癌转移至骨组织称为肺癌骨转移可有骨痛、病理性骨折、肢体麻木、高钙血症、焦虑、抑郁等症状肺部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淋巴转移至骨组织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肺癌原发病治疗、止痛、双膦酸盐和心理支持
肺癌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恶性肿瘤可有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喘鸣、胸痛等症状预后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等因素相关胸部CT是目前常用检查手段,但病理是确诊“金标准”
肥胖症
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身体脂肪蓄积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症状有体重超标,腰围增加;中重度肥胖可有气急、关节痛、焦虑、抑郁等病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调节异常等多种原因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饮食控制、科学运动,辅助药物及手术治疗
肥胖性心肌病
肥胖是一组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肥胖是指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超过理想体重的20%~40%为轻度肥胖,超过理想体重的40%~l00%为中度,超过理想体重的100%为重度,或称过度肥胖。过度肥胖造成的心功能紊乱称为肥胖性心肌病。1933年Smith和Willius最早报道在过度肥胖患者中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而这些患者无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或其他心脏病,并提出了肥胖与心脏功能失常的关系。轻、中度肥胖患者虽可出现心室肥厚,但一般不出现循环淤血的症状。肥胖性心肌病患者可有较长的无症状期,最早、最常见的症状是运动后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这些症状呈发作性,系由于舒张功能受损所致,患者的心排出量增高,心脏收缩功能正常,近期体重增加可导致症状的加重。如果首次发作时心脏收缩功能正常,这些症状可在10~15年内反复发作、加重,其心脏收缩功能可一直长期保持相对良好。
声带麻痹
概述声带麻痹是指喉内肌不同程度地失去神经支配导致声带活动受限或固定、声带运动障碍,多因炎症、肿瘤、机械性压迫、外伤等引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