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异常子宫出血
异常子宫出血指源于子宫腔且与正常月经不同的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异常无子宫结构异常(无器质性病变)时主要由机体无排卵、黄体功能不足等原因引起无器质性病变时多用药物治疗,有器质性病变时,需要针对病因治疗
异常蛋白血症紫癜
异常蛋白血症紫癜是指因血液循环中存在异常免疫球蛋白而引起皮肤紫癜。包括高球蛋白血症性紫癜、巨球蛋白血症性紫癜和冷球蛋白血症性紫癜。其中高球蛋白血症性紫癜以20~30岁女性多见,以血浆中球蛋白异常升高和直立性紫癜伴色素沉着为特点;巨球蛋白血症性紫癜好发于50岁以上白人男性,以血浆中巨球蛋白增加和皮肤黏膜紫癜损害为特点;冷球蛋白血症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以遇冷时发生紫癜为特点。
异常γ-球蛋白血症
概述异常γ-球蛋白血症即选择性或部分性免疫球蛋白合成缺陷。这种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接近正常,缺乏IgA、IgG、IgM三者中一种或一种以上。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概述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是一种患者无恶性浆细胞病或可引起免疫球蛋白增多的疾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有限,且不引起任何临床症状。
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是指血中存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3g/dl),尿中少量或无M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小于10%,无终末脏器损伤的一类良性疾病。这里的终末脏器损伤是指多发性骨髓瘤(MM)相关的CRAB表现,包括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和溶骨性损伤。根据M蛋白类型主要分为非IgM型(IgG或IgA型)、IgM型和轻链型MGUS,其中IgG型最为常见。偶见双克隆型MGUS。患者多因体检或患其他无关疾病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处理原则是无需治疗、长期随诊;监测M蛋白是否稳定,从而判断疾病是否出现转化进展。
易栓症
机体因遗传性、获得性因素,易形成血栓和发生栓塞的疾病状态因血栓栓塞累及的不同部位表现各异,如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肺栓塞表现为咯血、胸痛等遗传性因素占主导地位,如抗凝蛋白缺陷等;获得性因素如抗磷脂综合征、手术等根据病情采取病因治疗、药物抗凝、溶栓、介入和手术治疗
乙状结肠炎
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乙状结肠炎症性疾病可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环境、遗传、肠道菌群失调、免疫等因素有关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内镜治疗等
乙状结肠息肉
乙状结肠黏膜面突出于肠腔的一种隆起状赘生物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有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病因主要与炎症刺激、遗传、基因突变等有关主要治疗方式有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乙状结肠癌
乙状结肠癌是源于乙状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早期多无症状,进展期常见便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排便次数增多等病因不明,可能与生活方式、饮食及结肠炎症性疾病有关治疗根据临床分期分级,选择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
乙型流行性感冒
感染乙型流感病毒后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肌肉痛、关节痛、咳嗽、流涕等本病由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多通过飞沫传播需要进行隔离,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中医治疗等
乙型肝炎抗原血症
乙型肝炎患者可有多种皮肤表现,急性期的皮肤表现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抗HBsAg的抗体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有关,免疫荧光检查可在皮损血管中测出免疫复合物及补体急性乙型肝炎在发病前2周可有10%~20%患者发生荨麻疹,少数患者可发生红斑、斑丘疹、多形红斑、猩红热样红斑、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红皮症及紫癜等,同时可伴有关节痛及偶有关节炎等血清病样改变,在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测出乙肝表面抗原-抗体(HBsAg-Ab)的复合物。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简称乙肝相关性肾炎,是指HBV感染人体后通过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肾小球损伤的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nephritis)又称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乙肝肾炎,指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导致的肾炎。是HBV感染后的一种主要的肝外脏器病变。发病率7%~20%,乙肝肾炎以膜性肾炎及膜增殖性肾炎多见。临床表现为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蛋白尿、镜下血尿,目前乙肝肾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对于有乙肝病毒复制的患者,可采用恩替卡韦或干扰素联合阿糖腺苷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
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可有食欲缺乏、乏力、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黄疸、肝掌、蜘蛛痣等症状病因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转为慢性携带状态急性期以一般治疗为主,慢性期需要按照医生要求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监测
乙肝携带者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少数可出现乏力定期随访,有病情进展风险者需抗病毒治疗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胰瘘
各种原因导致的胰液由非生理性途径漏出常见腹痛、发热、寒战等症状常见原因有胰腺外伤、急慢性胰腺炎、胰腺手术等根据病情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胰源性腹水
胰源性腹水是指慢性胰腺疾病时,由于胰管破裂导致腹腔内大量积聚富含淀粉酶的液体。目前,此病的发病原理、诊断和治疗都已经有较为明确的概念,如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通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胰腺炎
胰腺炎是指发生在胰腺的炎症,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表现为腹痛、发热和恶心呕吐;慢性表现为腹痛、脂肪泻、体重减轻等与胆结石、胆道感染、过量饮酒、免疫性疾病、吸烟等因素有关主要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等
胰腺先天性疾病
胰腺先天性疾病指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胰腺位置、形态及功能发生异常改变所引起的胰腺疾病,主要包括环状胰腺、胰腺分离、迷走胰腺等,临床较少见。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是指胰腺分泌的各种消化酶减少,对食物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引起消化系统异常的疾病。此病是许多胰腺疾病尤其是慢性胰腺疾病所致。通常表现为脂肪泻、腹胀、腹痛和体重下降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