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重金属中毒性肾病
重金属中毒性肾病是由于长期接触重金属后引起的急、慢性肾损伤。金属可按密度的大小分为重金属和轻金属,密度大于4.5kg/m3者称为重金属(一般是指比重超过5的金属元素)。重金属中毒性肾病与重金属的职业接触和环境接触密切相关。因大多数重金属均有肾毒性。重金属引起的肾损害与个体素质、重金属浓度以及接触时间长短有关,其肾损害可呈急性也可呈慢性,肾小球和肾小管均可受累。不同重金属引起的肾损害主要的受损组织是肾小管,其损伤机制为直接的毒性作用。在出现肾病综合征的病例中,肾小球亦受到损伤,其机制为免疫损伤。在临床上,急性大剂量接触表现为急性肾衰竭,而长期小剂量接触主要表现为单纯小管功能障碍或慢性小管间质肾病。大剂量短期接触重金属可导致肾小管坏死,但是目前职业环境中由此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很少见,这与职业环境较过去有极大改善有关。目前,各种职业环境的重金属接触量均被控制在阈限制量(TLV)内。与之相反,更多的肾小球肾炎和小管间质疾病被认识到与重金属长期小剂量接触有关,近年来发现多种低分子量蛋白能与某些重金属特异性结合,如镉、汞、铅等,由此解释了小管损害的发病机制。慢性小管间质损害多数与接触铅和镉有关。铅和镉与肾脏有很强的亲和性,且半衰期长,分别为30年和10~30年,所以铅和镉的慢性肾损害可以不发生在与之接触的若干年内,而发生在停止接触数年后。
重感冒
常表现为严重的感冒症状,如严重的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高热等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以流感病毒感染常见以对症治疗为主,流行性感冒应尽早抗病毒治疗注射疫苗、改善生活环境、注意个人防护、早期干预或者治疗感冒
重度脂肪肝
重度脂肪肝指>66%肝细胞有脂肪变,即肝脂肪变程度严重的脂肪肝可有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疲倦乏力等表现长期过量饮酒、肥胖症、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减肥、限制饮酒、必要时应用相关药物治疗代谢综合征组分
重度萎缩性胃炎
由慢性炎症引起胃黏膜变薄和固有腺体萎缩,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的疾病可表现为胃胀、腹痛、烧心、乏力等症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胆汁反流、环境、生活饮食、药物等有关治疗主要以调整生活饮食习惯、根除幽门螺杆菌及对症治疗为主
重度贫血
外周血红细胞重度缺乏,血红蛋白浓度在30~59g/L即为重度贫血症状有全身乏力、面色苍白、心慌、胸闷、气促等治疗方法有输血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不同原因的重度贫血预后不同,重度贫血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病
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Swiss型无丙球蛋白血症、胸腺淋巴组织发育不良和网状组织发育不全是一组重型免疫缺陷病。其特点是先天性和遗传性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系统异常。本组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或X-连锁遗传。50%SCID有阳性家族史。伴发网状组织发育不全的SCID系由原始造血干细胞缺陷引起,Swiss型无丙球蛋白血症是淋巴干细胞缺陷引起,部分SCID则由T淋巴细胞分化不良与B淋巴细胞成熟障碍所致。
重度肝损伤
肝脏在短时间内发生导致肝功能急剧恶化的疾病状态黄疸、腹水、腹痛、肝性脑病、出血病毒感染、酗酒、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滥用抗病毒、抗免疫、营养支持、肝移植等
重叠综合征
重叠综合征指的是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结缔组织病的重叠,亦称为重叠结缔组织病。结缔组织病的重叠发生通常以传统的几个结缔组织病最常见,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也有以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与其他结缔组织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重叠,如干燥综合征、韦格纳肉芽肿、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概述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指成年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超过7.5×109/L和小于1个月的婴儿大于26×109/L。常见于感染、组织坏死、物理和情绪刺激、恶性肿瘤、骨髓增殖性肿瘤、甲状腺危象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低于正常值下限的一组综合征轻者多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引起严重的感染,甚至危及生命部分轻度患者无需治疗,继发性病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合并感染者需抗感染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程度、持续时间以及病情变化不同,预后不同
中枢性尿崩症
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DI)是各种原因(如颅脑损伤、炎症、垂体和/或下丘脑肿瘤及手术)引起下丘脑、垂体柄和垂体后叶损伤,导致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或转运障碍所致、以多尿和烦渴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病变涉及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视上核、室旁核和视上垂体束、垂体柄和垂体后叶等结构,但累及垂体后叶者鲜有引起永久性尿崩症者。上述“中枢性”尿崩症主要是与“肾性”尿崩症相对而言,后者是由于肾脏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抵抗或不敏感,致使尿液浓度功能下降而引起的多尿症。尿崩症发生率为1/25000,男女发病率相近,发病年龄在8~12岁和25~40岁之间。
中枢性呼吸暂停
概述中枢性呼吸暂停(CSAS)是病理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多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表现为睡眠时反复发生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停止或减弱,胸腹呼吸运动消失或降低,口鼻气流消失。
中枢性呼吸衰竭
中枢性呼吸衰竭指由呼吸中枢(延髓、桥脑和丘脑)的直接损伤,或继发损害,或脊髓疾病导致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而引起的呼吸衰竭。临床可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呼吸频率改变及呼吸节律不规则。本病起病急,病史短,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处理可有效减少病死率。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发生在脑、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部位的淋巴瘤可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症状,可伴随其他局部神经症状病因不明,免疫缺陷与高龄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危险因素治疗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其他疗法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概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生物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脑和脊髓实质、被膜及血管的急、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
中青年脑梗死
中年以上,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者,突然起病,在数小时,数日内达到高峰的脑局灶性损害症状者;并且这些症状又符合脑部某一动脉血管供血区的功能缺损,无脑膜刺激征,临床上应考虑脑梗死的可能。年轻的患者应除外动脉炎。中青年脑梗死在卒中人群中所占比例不高。中青年卒中一般指40岁以下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死的发生率远高于脑出血,二者比例和老年人卒中无明显差异。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占中青年脑血管病病例的1/3左右,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TIA发展成脑梗死的危险较小。
中间型链球菌感染
概述中间型链球菌感染是指中间型链球菌属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感染。中间型链球菌为一组链球菌,包括3个菌种,即中间型链球菌、星座链球菌和咽峡链球菌。该组细菌主要存在于人类口腔中,可自牙龈缝隙、牙斑、根管中分离获得,也存在于喉和鼻咽部,尚寄殖在胃肠道。
中风/脑卒中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类。症状一般持续24小时以上,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出血性中风占30%,缺血性中风占70%。中风一般起病急,致死率、致残率均高。2014年后在中国人口死亡的病因中脑血管病居首位。
中度脂肪肝
中度脂肪肝是指肝脏中肝细胞脂肪变性达34%~66%食欲减退、厌油腻、消化不良、右上腹不适或胀痛、乏力等酒精、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药物中毒、肝炎等去除病因、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
中度贫血
外周血红细胞中度减少,血红蛋白浓度在60~89g/L即为中度贫血中度贫血患者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慌等,体力活动后加重对因治疗是中度贫血治疗的基础和关键不同原因的中度贫血预后不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