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阵发性房颤
一种可自行终止的心房颤动,持续发作小于等于7天,多48小时内终止可无任何症状,部分可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头昏、黑矇等症状多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肺心病等引起采取药物治疗配合射频消融等进行综合治疗
镇痛剂肾病
镇痛剂肾病是由于长期滥用镇痛药物,其累积量超过1~2kg时引起的慢性小管间质损害和(或)肾乳头坏死,此种疾病被称为镇痛剂肾病或镇痛剂所致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常见引起镇痛剂肾病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布洛芬、保泰松等,并常为几种镇痛药混合服用。本病好发于40~60岁女性,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3:1~6:1。滥用镇痛药的人数与镇痛剂肾病的发病率相关,多年使用镇痛药的人数与肾脏疾病的发病率相关。
枕叶癫痫
概述枕叶癫痫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以简单部分性发作和继发全身性发作为特征。大部分为简单部分性发作,扩散到枕叶以外后可出现复杂性发作。临床发作包括视幻觉、视错觉、眼球对侧偏转、眼睑抽动和强迫性闭眼等。临床分为原发性枕叶癫痫与继发性枕叶癫痫。
枕神经痛
枕大、枕小、耳大神经分布区疼痛的总称表现为后脑勺和后颈部的一侧性持续性疼痛枕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所致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等
枕大神经炎
枕大神经发生的炎症病变常表现为一侧枕颈部持续性疼痛颈椎病、颈部肌肉劳损、感染、炎症等为常见病因结合药物、理疗、神经阻滞射及手术等方法综合治疗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以红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表现为多血质面容、结膜充血、皮肤瘙痒、红斑性肢痛病等病因不明,可能与JAK2突变有关主要采取一般治疗、血栓预防、放血治疗及降细胞治疗等
真菌中毒症
概述真菌中毒症是指摄入真菌产毒菌株产生的真菌毒素后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中毒,症状因摄入的真菌毒素类型及摄入量而异,可引起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骨骼等损害,洗胃、催吐等方法排除毒素结合阿托品、镇静剂等药物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真菌性心包炎
各种真菌病,如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虫病、放线菌病和诺卡菌病等均可累及心包,虽然真菌性心包炎极少;但对真菌有易感性病人,尤其是淋巴瘤、白血病患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若出现心包炎征象应考虑到有此病的可能。
真菌性食管炎
真菌性食管炎的病原菌以念珠菌最为多见,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和克鲁斯念珠菌。其他少见的有放线菌、毛霉菌、组织胞浆菌、曲霉菌、隐球菌以及一些植物真菌等,这些菌是从外环境中获得的,其所引起的原发性食管感染仅见于严重免疫低下的病人。
真菌性尿路感染
真菌性尿路感染是由于真菌侵袭尿路导致的感染性泌尿系统疾病。随着广谱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慢性疾病患者增多、有创诊疗技术的普及,此病发生率逐年上升,中国发病率由4.8%升至10%。此病多于医院内出现且患者以女性为主。
真菌性脑膜炎
概述真菌性脑膜炎是由真菌侵犯脑膜所引起的炎症。常与脑实质感染同时存在,属于深部真菌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有致病性真菌和条件致病菌。
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白色念珠菌是肠道正常菌群之一,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真菌可大量繁殖引起肠炎。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起病可急可缓,大便次数增加,为黄色稀水便,泡沫多,有黏液,有发霉气味,有的像豆腐渣样,严重的可为脓便或脓血便,可有低热、呕吐、腹胀及腹痛。
真菌过敏症
真菌(含霉菌及不发霉的菌株)的孢子和菌丝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具特异体质(特异反应性)的患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遗传过敏性皮炎等患者)更易发生真菌过敏症。由于职业等原因,长期接触或经常暴露于含有大量特殊过敏原环境的正常人中,亦可能发生变态反应。
真菌过敏性哮喘
临床上对于真菌过敏性哮喘的认识已有200余年的历史,1728年John Floyer报道有人在参观酿酒厂时哮喘突然发作。1924年Von Leeuwen提出在荷兰的哮喘患者中,发病的原因是由于潮湿。同年在美国,Cadhan报告3例由小麦锈菌诱发的哮喘,这些发现均是真菌过敏性哮喘的研究雏形。1928年德国的Hansen医生首次正式证实提出了15%的哮喘患者对生活环境中收集到的交链孢霉及青霉抗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并证实给其中部分患者吸入交链孢霉或青霉菌孢子可诱发哮喘发作。真菌过敏性哮喘又称真菌变应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特应性素质患者由吸入或食入真菌变应原后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变应性炎症而导致的广泛的可逆性呼吸道堵塞综合征。由于这种真菌的侵入是非感染性的,真菌在气道内的逗留时间较短且可被气道内的巨噬细胞等所吞噬,故症状往往是一过性和可逆性的,但由此可触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如迟发相哮喘反应中的气道变应性炎症等。
蔗尘肺
蔗尘肺(bagassosis)是由于处理发霉甘蔗时反复吸入大量抗原性有机物,主要为嗜热放线菌引起的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急性期可表现为全身症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阳性,肺泡和小气道壁淋巴细胞浸润和结节病样肉芽肿。慢性期表现为不可逆和进行性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掌指骨结核
指骨结核与掌骨结核共称短骨的骨干结核,发病率占上肢骨与关节结核的次位,仅低于肘关节结核,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4.88%。患者以儿童居多,成人发病少见。好发部位依次是掌骨、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少见。
战壕热
战壕热又称五日热或胫骨热,是由五日热立克次体通过人虱媒介而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间歇热型及头部、关节、骨骼和肌肉等的剧痛为特征。潜伏期为9~30天,有畏寒、发热、剧烈头痛、肌肉疼痛、眼球痛、脾脏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充血性斑丘疹。
寨卡病毒病
非洲的埃博拉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美洲就出现了一种虫媒病毒的暴发流行,这种虫媒病毒为寨卡病毒(Zika Virus)。2014年2月,智利在复活节岛发现了寨卡病毒感染的首位本土病例。2015年5月,巴西开始出现赛卡病毒感染疫情。截止2016年1月26日,有24个国家和地区有疫情报道,其中22个在美洲,目前欧洲多国也有报道,有蔓延全球之势。
增生性贫血
概述增生性贫血是指由于骨髓以外的病因导致外周血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下的贫血,骨髓表现为代偿性增生。包括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急性失血性贫血等。
增生性肠息肉
增生性肠息肉是隆起于肠道黏膜表面的非肿瘤性息肉大多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见排便异常、便血、腹痛等症状致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炎症刺激相关绝大多数的可经内镜切除,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