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疾患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病变是最通常的多瓣膜病。多瓣膜病是指伴随侵犯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时,称为多瓣膜病,尤其在风湿性心脏病相当多见,不一样组合的多瓣膜病可产生不一样的血活动力学障碍和临床症状。对瓣膜病的正确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疾患
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疾患通常简称三瓣膜病变,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联合瓣膜病变类型。三尖瓣病变多是在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病变基础上,因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扩大而产生的功能性关闭不全,三瓣膜均为器质性病变者罕见,在外科手术病人中占1%~3%。
耳廓缺损
耳廓缺损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耳廓形态结构不完整主要对耳廓外形造成影响,有时可伴随听觉障碍与遗传、外伤、炎症等因素有关可采取手术治疗修复
耳朵增生
耳朵的创伤或炎症,在愈合过程中发生纤维组织过度生长的现象主要影响耳廓的外形,有时可伴随增生部位疼痛、瘙痒等症状主因外伤、局部炎症引发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耳垂缺损
概述耳垂缺损是耳垂的后天性缺陷之一,多由外伤、感染、烧伤等引起。治疗可用局部皮瓣转移及植皮术进行耳垂再造。
儿童烫伤
儿童意外接触高温物体而导致的烫伤主要有疼痛、红肿、水泡等局部表现,严重的可有休克等全身表现常由儿童意外接触各种热液体或热蒸汽烫伤引起治疗主要分为现场急救、入院治疗(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恶性圆柱瘤
恶性圆柱瘤源于圆柱瘤恶变,是起源于皮肤附属器具有特殊病理改变的低分化癌,临床上非常罕见。大部分发生于头皮,躯干、四肢及面部也可发生,老年女性常见。该肿瘤恶性程度高,约36%出现复发,46%发生转移,易转移至淋巴结、肝和脊柱。
恶性胸膜间皮瘤
是一种起源于胸膜、腹膜、心包间皮或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气短、胸痛、咳嗽、乏力等可能与石棉、电离辐射、毛沸石、基因突变BAP1等有关手术治疗、放疗、全身化疗等综合治疗
恶性皮肤肿瘤
恶性皮肤肿瘤是一种起源于表皮基底细胞或毛囊外根鞘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有两种类型,即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均来源于角化细胞。常见的恶性皮肤肿瘤有Bowen病、Paget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等。
恶性脑胶质瘤
起源于脑内神经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感觉减退、运动感觉障碍等以手术治疗为主,综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总体预后较差,积极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恶性胶质瘤
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感觉减退、运动障碍等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案总体预后较差,积极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恶性汗腺汗孔瘤
恶性汗腺汗孔瘤,又称小汗腺汗孔癌,是最常见的恶性汗腺肿瘤,约占小汗腺癌的一半。临床表现为疣状的斑块或息肉状,好发于肢体和头皮。女性较常见,好发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73岁,儿童少见。
恶性腹膜间皮瘤
恶性腹膜间皮瘤是起源于腹膜间皮或间皮下层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恶性腹膜间皮瘤比较罕见,发病率约为1~2/百万人。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厌食、恶心、呕吐、便秘及体重下降等,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晚期可出现发热、恶病质、肠梗阻等。恶性腹膜间皮瘤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恶性腹膜间皮瘤的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为6~8个月。
额叶肿瘤
额叶肿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发生率居幕上各部位肿瘤的首位,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1/5。常以胶质瘤为最多,约占颅内胶质瘤总数的1/4;其次是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总数的1/10;另外先天性肿瘤、转移瘤等,也常在此部位发生。 
额外肾
额外肾指一般两个主要的肾脏,通常是正常的而且大小相等,但第3个则稍小,后者是一个完全多余的器官,具有其自身的收集系统、血液供应、相对独立的包膜下的肾实质。该病的发生率非常低,男女性别无显著性的差异,但在左侧较多。 
鹅足肌腱炎
表现为膝关节内侧针刺样疼痛,可伴有夜间痛鹅足肌腱长期反复摩擦及压迫,出现局部无菌性炎症主要采取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小针刀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等保守治疗运动员、超重人群、老年人及骨性关节炎患者易患
Erdheim-Chester病
Erdheim-Chester病(ECD)是一种罕见的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亦称为脂质肉芽肿病。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病变可累及骨骼系统和全身多个脏器,最常累及的部位是长骨的干骺端及骨干,尤以下肢多见。
EGFR突变型肺癌
肺癌患者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各种因素导致的EGFR突变除可针对性应用EGFR-TKIs治疗外,总体上与其他类型肺癌大致相同应用EGFR-TKIs后可提高生存期
骶髂筋膜脂肪疝
骶髂筋膜脂肪疝是指臀部脂肪经骶髂筋膜突出形成的一种疝,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女性多发,尤其肥胖的成年女性多发,男性相对少见。
骶髂关节扭伤或半脱位
骶髂关节是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组合而成,其关节面凹凸不平,二者之间的结合十分紧密。骶髂关节面上覆有关节软骨,两侧参差不齐的关节面相互交错,借以稳定关节。骶髂关节的前后侧有长短不等的韧带保护,在髂骨粗隆与骶骨粗隆之间有骶骨间韧带加强。因而,骶髂关节只有少量有限的活动,超过生理功能外的扭转活动,则可引起关节扭伤和半脱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