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新生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
新生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与饮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及肾脏酸负荷过高等有关。常发生于生后2~3周,多见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重者可危及生命,应积极加以预防。目前使用的早产儿配方乳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与人乳相似,故本症发病率已明显降低。
新生儿晚发败血症
病原体侵入血液并繁殖,导致新生儿生后3~28天发病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主要症状为体温不稳定,呼吸困难,皮肤出现黄疸、瘀点、瘀斑等主要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治疗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静脉应用抗生素,并注意并发症的早期处理
新生儿臀炎
新生儿臀炎(neonatal gluteal inflammation)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病,被尿、粪便浸湿的尿布未及时更换,尿中的尿素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产生氨,刺激臀部皮肤所致。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给患儿造成危害。
新生儿头颅血肿
头颅血肿属新生儿产时损伤性出血,为胎儿头颅在产道受压、牵拉、器械助产等所致。头颅血肿,往往在出生后就发现,也可能生后数天方始明显。多见于头颅顶部,血肿边缘清楚,周界不超过骨缝,局部头皮正常,波动感明显。由于胎儿被迅速逼出产道时,胎头突然由高压下释放,使头颅骨膜下血管发生破裂而出血,血液积聚在局部形成血肿;此外,胎头负压吸引产有时可发生头颅血肿。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概述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ATP)是获得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低,类似于母婴红细胞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第一胎即可致病。不同于先天性ITP,本病患儿母亲不受影响,患儿易颅内出血死亡及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异源)引起的一种内分泌-代谢障碍综合征,其共同特点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糖类代谢紊乱,对糖类的耐受性降低,血糖升高,并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新生儿糖尿病十分罕见而又治疗棘手,欧美发病率为1/(400 000~450 000)活婴。
新生儿失血性贫血
新生儿生后2周内,静脉血血红蛋白≤130g/L,毛细血管血≤145g/L,可诊断为贫血,新生儿失血性贫血临床表现因失血过程的急、缓及失血量的多少而异,新生儿失血可发生在产前、产时及生后三个不同时期。产前失血主要由胎-胎输血,胎-母输血、胎儿-胎盘出血及产前的某些诊疗操作所致,严重急性失血可出现休克,严重者可致死亡,须及时抢救;慢性小量失血,可以引起新生儿贫血和宫内发育不良,或出现轻度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一过性血清间接胆红素増高的现象新生儿全身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颜色发黄新生儿时期胆红素生产量大于排出量,导致体内血清胆红素过高多数无需特殊干预,加强喂养,多吃多排,密切观察,可自行消退
新生儿生理性腹泻
新生儿生理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体型较胖、常有湿疹,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
新生儿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新生儿肾上腺出血(neonatal adrenal hemorrhage,NAH)是新生儿期相对少见的疾病,主要见于产程延长、围生期缺氧、产伤、难产或窒息、心动过缓、严重感染、败血症休克、出血性疾病,如低凝血酶原症的患儿。出血中约10%是双侧性。新生儿肾上腺出血大多发生于生后3周内,很少见于胎儿期。
新生儿肾静脉血栓
新生儿肾静脉血栓(RVT)即新生儿肾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肾静脉主干和(或)分支血栓形成而致肾静脉部分或全部阻塞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肾脏。有学者报道,新生儿肾静脉血栓占新生儿死亡数的1.9%~2.7%,男女比例为2:1。
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侵犯新生儿鼻和咽部出现的急性感染称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由于新生儿鼻腔小,鼻道狭窄,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等生理特点,一旦其感染病原体,黏膜易充血、水肿而出现严重的鼻腔阻塞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新生儿乳房肿胀
新生儿乳房肿胀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第3~5天出现乳房肿大,大小从蚕豆大小到鸽蛋大小,男女均可发生,多于2~3周自行消退,一般不需治疗和处理。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母亲和孩子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血清胆红素升高主要症状为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可伴有贫血和肝脾大母亲的血型抗体进入胎儿血液,发生免疫反应导致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溶血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黄疸和贫血严重,可行光照治疗和换血治疗
新生儿热疹
概述新生儿热疹是由于新生儿汗腺功能发育不全,当环境温度过高时,皮肤上出现淡红色皮疹,这种皮疹在新生儿的肌肤凉爽后不久就会消失。热疹一般出现在新生儿的颜面、颈部、肩部、肘窝、腹股沟、腋窝等部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围生期缺氧缺血所致的新生儿脑损伤兴奋或嗜睡、肌张力增高或降低、神经反射异常、可有抽搐,重者出现呼吸衰竭新生儿围生期窒息,反复呼吸暂停,严重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心力衰竭等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中重度足月患儿可进行亚低温疗法
新生儿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概述新生儿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炎是指新生儿经肠道感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肠道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和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发热、精神萎靡、哭闹不安、脱水等表现。
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是指l岁以内婴儿(包括新生儿)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分泌功能障碍,或胆管病变导致胆汁排泄减少或缺乏。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粪便颜色改变、胆汁酸增加,可伴或不伴肝大,质地异常,肝功能异常。部分患儿还可伴皮肤瘙痒、营养不良等。此处主要讨论的是在出生后3个月内发生的胆汁淤积。
新生儿气胸
新生儿气胸(pneumothorax in newborn)指新生儿胸膜腔内蓄积有气体,大多是气体从纵隔气肿或胸膜下大泡破裂逸入胸膜腔所造成。可为自发性气胸或继发于疾病、外伤或手术后。一般气胸大多突然发生,症状较凶险。
新生儿脐炎
概述新生儿脐炎主要是因为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也可由于脐血置管保留导管或换血时被细菌污染而导致发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