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颅内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畸形是一团发育异常的病理脑血管,不经过毛细血管床,直接向静脉引流,形成动静脉之间的短路,多由一支或者几支动脉供血,引流静脉也可一支或者几支,会导致导致血流动力学的紊乱。颅内动静脉畸形(intracran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是指发生于颅内的此种疾病,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畸形、脑膜脑动静脉畸形。
颅脑损伤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头部损伤常表现为意识丧失、头痛、恶心、呕吐、抽搐主要因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火器等所致轻度损伤预后较好,中重度损伤预后较差
颅后窝血肿
颅后窝血肿(posterior fossa hematomas)较为少见,约占颅内血肿的2.6%~6.3%。由于后窝容量较小,为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流入蛛网膜下腔的孔道所在,并有重要生命中枢延髓位于其间,较易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急骤升高可引起小脑扁桃体疝,小脑扁桃体或血肿可直接或间接压迫延髓而出现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因此病情多急而险恶,死亡率高达15%~25%。应及早行手术以清除血肿,治疗脑疝,挽救患者生命。颅后窝血肿除在时间上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肿之分,在部位上也有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小脑内血肿及多发性血肿四种。通常因为出血来源和速度不同,脑损伤程度轻重各异,故临床表现亦有差别。急性血肿系指伤后3天内即出现颅内压增高、小脑和(或)脑干受压症状者;亚急性血肿为伤后4~21天出现症状者;慢性血肿则为22天以上出现症状者。
颅后窝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由脑室壁的膜细胞产生,生长缓慢,位置在幕下者明显多于幕上者。后颅窝室管膜瘤主要位于第四脑室,其次为小脑半球及蚓部,脑桥小脑角等处极少见。室管膜瘤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5%~10%。好发于后颅窝,5岁以下儿童多见。瘤体多位于脑室内,少数在脑室旁组织内,呈缓慢、浸润性生长。瘤细胞亦可脱落于蛛网膜下腔产生播散性种植。
颅骨转移瘤
颅骨转移瘤(skull metastatic carcinoma)是指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至颅骨,属于肿瘤骨转移的其中一种临床情况。由于颅骨血运丰富,使其成为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70%的颅骨转移瘤可以找到明确的原发灶,30%原发灶不明。
颅骨肿瘤
颅骨肿瘤(tumor of skull)是指发生在颅骨部位的占位性病变的统称。治疗上需要根据肿瘤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
颅骨线形骨折
通常指外界暴力导致的颅骨的正常形态呈线状分离主要症状包括头皮损伤、头痛、耳鼻出血,还可伴有面瘫、复视等脑神经损伤等绝大多数为颅脑外伤导致大多数患者可保守治疗,如造成脑脊液漏或者静脉窦损伤时考虑手术治疗
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fribrous dysplasia of skull)又称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或颅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由显微组织代替骨质而引起颅骨增厚、变形的疾病。病变只累及颅骨,也可同时累及身体其他部位的骨骼,如股骨、胫骨、脊椎骨等;少数伴有皮肤黄褐色素沉着和性早熟者成为McCune-Albright综合征。
颅骨缺损
颅骨缺损(defect of skull),部分是由于开放性颅脑创伤或火器性穿通伤所致,部分是由于手术减压、颅骨病变所致的穿凿性破坏或切除颅骨病损所致。
颅骨裂和有关畸形
颅裂属先天发育异常,表现为颅缝闭合不全而遗留缺损,一般发生在颅盖骨或颅底骨的中线,无组织外溢者称为隐性颅裂(多见),有组织外溢者称为囊性颅裂,以上颅裂统称为颅骨裂和有关畸形(cranium bifidum and associated malformation)。发生率约为新生儿的1/2500~1/6500,发生部位依次为枕、顶、鼻咽和额部。
颅骨巨细胞瘤
颅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skull)又称颅骨破骨细胞瘤(osteoclastoma),为具有局部侵袭性和复发倾向的原发性骨肿瘤,多发生于四肢长骨,其次为脊柱,约1%累及颅骨,多发生于蝶骨、颞骨和枕骨。
颅骨结核
颅骨结核(skull tuberculosis)是结核杆菌侵入颅骨引起的一种特异性炎性反应,一般不超出颅骨骨缝范围,临床上以颅骨破坏、死骨形成、受累颅骨部位头皮下的寒性脓肿和脓肿破溃形成的窦道为主要表现。本病多继发于全身其他部位的活动性结核病灶,结核杆菌可通过淋巴、血行播散,或因邻近的病灶蔓延、侵入颅骨所致,其中约半数继发于肺结核,临床上较为少见。颅骨结核发病率仅占全身骨结核的0.14%。以少年儿童或机体低抗力低下的青壮好发,80%发生在20岁以内。
颅骨骨折
外伤引起颅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常见表现有头皮肿胀、头痛、鼻腔、外耳道流出清亮或血性液体多由外伤等暴力引起根据病情决定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颅骨骨髓炎
颅骨骨髓炎(osteomyelitis of skull)是致病菌侵入颅骨引起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头部外伤史,多为头部伤口受到污染或头部邻近部位感染灶蔓延引起,少数为通过血行播散所致。
颅骨骨膜窦
概述颅骨骨膜窦是指发生在颅骨膜上或骨膜下的无肌层静脉血管组成的血管团。该血管团通过许多粗细不等的板障静脉、导血管与颅内大静脉窦沟通。
颅骨骨瘤
发生于颅骨的骨组织过度增殖形成的良性肿瘤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可在头皮下扪及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不活动肿块无明显发病原因,但外伤和感染可促使肿瘤增大生长缓慢无症状的小骨瘤,可予观察处理;生长较快,瘤体大及有脑受压症状者,首选手术治疗
颅底肿瘤
发生在颅底处或转移至此的肿瘤症状多样,常见有嗅觉、视力、视野、听力障碍,面部感觉异常、饮水呛咳等病因尚不明确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
颅底骨折
发生在颅骨底部的骨折常见表现有“熊猫眼”,头痛,呕吐,鼻腔、外耳道流液多由暴力、外伤引起大多数患者以预防颅内感染治疗为主,少数患者需手术治疗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一种罕见的局部侵袭性皮肤软组织肉瘤皮肤出现隆起的无痛性皮下结节,可互相融合,呈淡红或青紫色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染色体异常等因素有关通过手术切除治疗
淋球菌性尿道炎
尿道炎是指尿道因各种原因导致炎症,出现分泌物、尿痛或尿道不适等症状。如果能检出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称为淋球菌性尿道炎;如果查不到淋病奈瑟菌,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较常见的性病,它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潜伏期短(3~5天)等特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