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外阴淋巴管瘤
概述外阴淋巴管瘤是指外阴淋巴管良性过度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可表现为外阴丘疹、囊性结节、水疱、肥厚性斑块、囊肿等,内含淋巴液。治疗则可根据淋巴管瘤类型选择电灼、冷冻等物理治疗方法或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外阴鳞状上皮疣状增生
概述外阴鳞状上皮疣状增生是常见于尖锐湿疣的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尖锐湿疣是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所致表皮瘤样增生。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概述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是一种通过病理学检查发现的改变,是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但病因不明的外阴疾病。外阴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和阴道排出物的刺激等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外阴溃疡
外阴溃疡是发生在女性外阴的一种急性皮肤疾患多见于大、小阴唇,表现为外阴部有一个或多个溃疡,伴发热、疼痛多由外阴局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因素引起以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外阴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Crohn病)又称局限性肠炎,发生于女阴外阴部的为多发性溃疡,是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的节段性特异性病变。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表现。大部分阴道Crohn病者伴有回结肠炎或有肠切除史。
外阴颗粒性肌母细胞瘤
概述外阴颗粒性肌母细胞瘤是一种发生于外阴,生长缓慢的肿瘤,起源于神经组织,临床不常见,表现为皮下生长缓慢的硬性结节,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预后较好,但可复发。
外阴浸润性鳞癌
概述鳞癌是指来源于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外阴在内的多个部位可发生鳞癌。外阴鳞癌好发于大阴唇、小阴唇、阴蒂,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局部溃疡、疼痛、肿物。
外阴结核
外阴结核非常罕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机体后引起的外生殖器炎症,可为全身结核的一个表现,常继发于严重的肺、消化道、胸腹膜或内生殖器官的结核,也有少数患者找不到原发病灶。一般病情发展缓慢,自觉症状轻微,易被忽视,需依靠辅助诊断方法确诊和进行鉴别诊断。
外阴假上皮瘤样增生
概述外阴假上皮瘤样增生是指以外阴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为主的外阴疾病。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局部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或出现苔藓样变。病变可累及大阴唇、阴蒂及阴唇后联合。
外阴急性蜂窝织炎
外阴急性蜂窝织炎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细菌从皮肤破损处侵入也可从局部的化脓性病灶向四周扩散或由淋巴及血行感染所致。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少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由厌氧性或腐败性细菌引起。由于炎症肿胀,皮下张力增高,血液循环障碍可引起病变处皮肤化脓坏死。严重者可致败血症。
外阴基底细胞癌
外阴基底细胞癌很少见。多见于55岁以上妇女。可能来源于表皮的原始基底细胞或毛囊。本病很少转移。若在外阴部仅见一个病灶,应检查全身皮肤有无基底细胞瘤。本病也常伴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如乳房、胃、直肠、肺、宫颈、子宫内膜及卵巢癌等。须与前庭大腺癌相鉴别。治疗原则是较广的局部病灶切除,不需作外阴根治术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单纯局部切除后约20%局部复发需再次手术。
外阴滑膜肉瘤
外阴滑膜肉瘤为皮下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块物,大小为1.2~20cm,肿块多较固定,界限清楚,易误诊为巴氏腺囊肿。外阴滑膜肉瘤较少见。发病年龄在30~39岁。
外阴横纹肌肉瘤
横纹肌肉瘤是高度恶性肿瘤,是发生于儿童的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20%发生于盆腔及生殖道。常表现为外阴肿胀或进行性增大的块物,局部疼痛部分呈息肉状或菜花状外观,初起时肿块较小,位于皮下,可无任何症状。以后肿块逐渐增大,侵犯皮肤形成溃疡,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和排液。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疼痛。同时可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患者往往因肿块、出血和疼痛而就诊。
外阴黑棘皮病
外阴黑棘皮病是黑棘皮病累及外阴的表现,好发于外阴皱褶部位,是以外阴皮肤色素沉着、乳头瘤样增生、角化过度、对称分布为特征的少见外阴皮肤病。外阴黑棘皮病往往为全身或身体各部位黑棘皮病的一部分。主要为腹股沟、大腿内上方、阴阜、大阴唇处色素斑及天鹅绒状增厚,可伴多发性皮赘。一般无不适,恶性黑棘皮病患者可有瘙痒。
外阴汗腺腺癌
外阴汗腺腺癌是皮肤附件恶性肿瘤。汗腺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汗腺癌仅占12%。外阴汗腺腺癌十分罕见,仅占外阴恶性肿瘤的0.5%。发病年龄30~67岁,女性较男性为多见。
外阴汗管瘤
外阴汗管瘤是一种向表皮内小汗腺导管分化的良性肿瘤。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有遗传因素家族史,表明部分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外阴汗管瘤一般无自觉症状。夏季有些皮损有轻度肿胀感,自觉瘙痒。皮损常逐渐增大,达到一定大小则不再长大,但很少自行消退,无自愈倾向。病程缓慢,可长达数十年。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为中老年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多形性肉瘤,大多见于老年人肢体,原发于外阴的罕见。有的病例以前诊断为多形性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或横纹肌肉瘤,现在均属于本病。肿瘤大小,特别是肿瘤深度,与存活率关系很大。深在肿瘤比浅在者多1倍。深在者4年存活率明显减少,两者分别为40%及65%。除局部淋巴结转移外,肺转移也多见,为死亡的常见原因。肿瘤通常相当大。因其境界不清,故认为即使切除大小已足够,但仍有近半数出现复发。
外阴恶性神经鞘瘤
外阴恶性神经鞘瘤是来源于施万细胞、神经细胞或神经元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于外阴极少见,常见于四肢。
外阴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累及生殖道通常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但原发性的外阴恶性淋巴瘤也有报道。有学者报道外阴恶性淋巴瘤发病年龄在21~89岁,平均58岁。病程1~39个月不等。常见外阴皮肤肿胀或皮下结节样肿块,伴疼痛、性交困难,同时可有皮肤瘙痒,阴道出血、排液。
外阴恶性颗粒细胞瘤
外阴恶性颗粒细胞瘤根据其组织来源,有学者认为应该称之为恶性颗粒细胞施万细胞瘤,但习惯仍称之为恶性颗粒细胞瘤。通常表现为真皮或皮下孤立的无痛结节,大小从1.5~12厘米不等,质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