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 KS)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引起,通常呈现为皮肤、淋巴结以及内脏器官的病损。该病最初由意大利皮肤科医生卡波西(Moritz Kaposi)于1872年描述,它在 HIV/AIDS 患者中尤为常见,也可发生于免疫系统受抑制的个体及一些老年人中。
组织病理特征
卡波氏肉瘤的组织病理特征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显微镜下可见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 病理结构:
血管增生:KS的主要特征是异常增生的血管,形成突起的病变。病变通常呈现为不规则的毛细血管腔,融合成团,周围被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肉瘤细胞:增生的内皮细胞呈梭形,细胞间隙狭窄,细胞核多样,可能出现核异型性。细胞呈现明显的细胞质,并且部分细胞可见内源性黑色素沉积。
2. 炎症细胞浸润:
KS常伴有显著的炎性细胞浸润,尤其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形成伴随着淋巴细胞的厚度和密度不同的炎性浸润。
3. 细胞组成:
除了内皮细胞外,基质中还常见到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炎性细胞的聚集。这些细胞的参与可能影响肿瘤的进展和转归。
4. 基质改变:
KS的基质通常显示纤维化变化,周围组织可能出现水肿和出血,形成暗红色或紫色的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在确诊卡波氏肉瘤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有助于确认肿瘤的特征。以下是常用的免疫标记物:
1. 内皮细胞标记:
CD31、CD34 和 von Willebrand因子(vWF)通常用于检测肿瘤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
2. 肿瘤表型:
KSHV(Kaposi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特别的标记物如LANA-1,用于检测与疾病相关的病毒感染。
3. 免疫组化表型:
患者组织样本中,通常可见阳性反应的内皮细胞和肿瘤体细胞,帮助确认KS的诊断。
结论
卡波氏肉瘤的组织病理特征为其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虽然以皮肤病变最为常见,但也可能在其他器官及组织中出现。随着对该疾病生物学特征的深入理解,免疫治疗和抗病毒治疗正逐渐成为KS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的研究将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全部分类
粤ICP备202107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