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病毒(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在预防病毒传播的众多措施中,勤洗手是一项简单却极其有效的手段。洗手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一些关键要点,以确保真正做到清洁,降低感染风险。
1. 何时洗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洗手的时机。以下是一些关键时刻,建议务必进行洗手:
接触公共场所后:例如在商场、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触摸可能受到污染的物体后:如门把手、电梯按钮、购物车等。
咳嗽、打喷嚏或擦鼻子后:以避免病菌传播。
就餐前、饭后:尤其是在准备食物或进食前,必须洗手。
更换尿布后:照顾儿童或照顾病人后,也应清洗双手。
2. 正确的洗手步骤
洗手时,确保遵循以下步骤,以达到最佳的清洁效果:
1. 用清水润湿双手:选择流动的清水,用以清洗双手。
2. 使用肥皂:取适量的肥皂,用手搓揉形成泡沫。
3. 搓洗双手:
掌心与手心:双手掌心相对,搓揉30秒。
交叉搓揉手指:手指缝之间、指甲下方等部位要特别清洗。
洗净手背:一只手掌心按住另一只手的手背,搓洗20秒。
4. 彻底冲洗:用流动的水将泡沫彻底冲掉,确保无肥皂残留。
5. 擦干: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尽量避免用公共场所的毛巾。
6. 关水龙头:如有条件,用纸巾关掉水龙头,以避免再次污染。
3. 不便洗手时的替代措施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无法及时洗手。此时,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至少含60%酒精)作为替代。使用免洗洗手液时,确保在手上充分擦拭,直至手完全干燥,以达到杀菌效果。
4. 其他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肥皂和洗手液的有效性:确保这些产品处于有效期内。
保持指甲短切:长指甲容易藏污纳垢,定期修剪有助于提高洗手的效果。
避免用手触摸脸部:保持手部清洁同时,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嘴,减少感染风险。
结语
随着社会逐渐复常,个人卫生依旧是保护自己与他人健康的重要防线。正确洗手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尊重。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基本的洗手知识,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抵御新冠病毒及其他感染病原体的威胁。保持良好的洗手习惯,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全部分类
粤ICP备202107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