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病理活检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之一,本文将介绍胃癌病理活检的步骤、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胃癌的病理活检目的
胃癌病理活检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获取胃部病变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下检查,从而明确是否存在恶性肿瘤、判断其类型及分级,对进一步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二、活检方法
1. 内镜下活检
内镜下活检是最常用的胃癌病理活检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a. 准备工作
在进行活检前,医生会首先进行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内镜)。患者在此过程中通常会接受局部麻醉,减少不适感。
b. 胃镜插入
通过口腔将胃镜插入到食道,然后进入胃部及十二指肠,医生可以在显示屏上观察到胃粘膜的情况。
c. 取样
在发现可疑病变或肿瘤组织时,医生使用活检钳从病变部位取下小块组织样本。每个可疑病变一般需取多个样本,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d. 标本处理
活检样本应立即放入固定液中,通常使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以便后续病理检查。
2. 其他方法
如果内镜下活检无法获取足够的组织样本,可能会考虑其他方法,如:
超声内镜下活检:适用于较深部的肿瘤,能够获取更深层组织。
腹腔镜活检:在需要确认转移的情况下,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胃表面及周围组织,并取样。
三、样本处理与病理检查
活检后,样本将送往病理科进行处理:
1. 制片:病理技术人员将组织样本进行切片并染色,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2. 显微镜下检查:病理医师对染色后的切片进行仔细检查,观察细胞形态、排列及其他病理特征,从而做出诊断。
四、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患者在进行活检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以了解检查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术前需要禁食6小时以上。
合并症:患者需告知医生是否有出血倾向、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以便制定合适的检查方案。
术后观察:活检后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不适,偶尔出现少量出血,一般无须过度担心,但如出现剧烈疼痛、持续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五、总结
胃癌病理活检是确诊胃癌的关键步骤,通过内镜下活检,医生能够获取病变组织并进行后续的病理分析。及时的活检能够帮助患者尽早得到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在此过程中,患者与医生的沟通及术后的观察十分重要,有助于顺利完成检查并保证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