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疥疮结节
疥疮结节是疥疮的特殊表现,由疥螨分泌物和分解产物引起的异物反应皮肤薄弱部位可发生直径3~5mm的暗红色结节主要由人疥螨感染发生迟发性超敏反应所致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效果较好
疥疮
疥疮是疥螨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表现为指缝及褶皱部位针头大小丘疱疹、水疱,指缝有灰白色纹,剧烈瘙痒病因是人型疥螨寄生在皮肤表皮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目的是杀虫、止痒、预防并发症
结节性痒疹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特征是多发的疣状结节,伴剧痒表现为多发于四肢皮肤上红色丘疹,迅速进展为坚实结节肿块,瘙痒剧烈病因不明,与情绪、昆虫叮咬、皮肤病、免疫性疾病等有关治疗包括药物和物理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结节性血管炎
结节性血管炎是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皮肤小血管炎。临床特点为好发于中年女性,偶发于男性,在小腿或足部反复发生皮肤小结节,结节表面肤色正常或微红,一般沿浅静脉走行排列,自感轻微疼痛或有触痛,一般无全身症状。病程可数周至数月。本病是否为一独立性疾病尚有不同看法。近来有人认为结节性血管炎仅是硬红斑的早期或轻型。关于结节性血管炎与硬红斑的关系,当结核病累及脂肪时,既可引起非液化性脂膜炎,又可引起液化性脂膜炎。如果在组织切片中有明显血管炎,但结节性肉芽肿的改变很轻,且无或很少有干酪样坏死者称为结节性血管炎。
结节性梅毒疹
概述结节性梅毒疹是感染梅毒螺旋体导致的皮肤病变。属于三期梅毒,多发生于感染后3〜4年内,表现为黄豆大小的皮下结节,自觉症状较轻,病程可达数年。
结节性毛孢子菌病
结节性毛孢子菌病又称毛干结节病,是指毛干的真菌感染,其特征为有硬的、不规则的结节,其中包括真菌菌体等沿毛干凝成坚硬的结节。白色的称为白色毛结节菌病,黑色的称为黑色毛结节菌病。本病在我国少见。
结节性红斑
一种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伸侧出现红色结节和斑块,伴有疼痛病因多样,可能与感染、药物、结节病等其他疾病相关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结节性脆发症
结节性脆发症又称脆发症、结节性脆发病,是毛干受物理性或化学性损伤引起的结节性肿胀,毛干可在该处折断。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女性多见,与某些激发因素,如烫发、染发或不适当的梳理有关。
结节性脆发病
结节性脆发病由于毛干发育缺陷,在某些激发因素,如烫发、染发或不适当的梳理等,即可引起头发结节或折断。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毛干上有1~2个结节,少数患者可有较多地结节。患者可不易察觉,若较多地头发受累,则头发变脆,易折断。
结节红斑
结节红斑规范名称为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累及真皮血管和脂膜组织的反应性炎性疾病,常位小腿胫前部皮肤,呈红色或紫红色类性结节改变,伴有疼痛。春秋季节好发,多发生于15-40岁的女性,本病有自限性。分为急性结节性红斑,临床常见和慢性结节性红斑,临床较少见。
结核性苔藓
结核性苔藓是指发生在躯干及四肢上成群的毛囊性丘疹。也称瘰疬性苔藓、播散性毛囊性皮肤结核。好发于儿童及青年,常有结核病史。临床表现为对称分布于躯干部的苔藓样丘疹、无自觉症状。本病有自愈性,可不治疗。
结缔组织痣
结缔组织痣是由真皮细胞外基质成分如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或粘多糖等构成的错构瘤。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早期又名乳房部位的弹性纤维痣、毛囊性弹性纤维发育不良、毛囊周围假性胶样痣、钳石痣、青年弹性瘤等。组织学上有不同作者的观察各有所侧重,有的强调胶原纤维改变,有的强调弹性纤维改变。
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
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以往认为本病为单发性毛发上皮瘤,但它具有足够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因而可认为是毛发上皮瘤的一种特殊型。
接触性荨麻疹
接触性荨麻疹是指皮肤接触某些变应原后出现发红、风团和瘙痒等症状。可分为免疫性、非免疫性和病因不明者三种。
接触性皮炎
皮肤接触一些外源性物质而引发的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皮肤或黏膜接触到有毒、刺激性或过敏的外源性物质引起药物治疗为主,治疗的原则是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并积极对症处理
接触性唇炎
接触性唇炎是指口唇因接触外界化学物质而发生的局部刺激性或变应性反应。临床表现为唇黏膜肿胀、水疱、肥厚、白斑等症状。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
角化型足癣
一种足部皮肤浅层真菌感染,特征是一侧或双侧足跖弥漫性的角化过度性皮损表现为足底、足跟或侧缘皮肤发红、粗糙、增厚、脱屑、皲裂,甚至出血疼痛由于足部皮肤感染真菌(皮肤癣菌)所致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注意足疗程用药,有伴发病需要同时治疗
角化棘皮瘤
角化棘皮瘤是一种少见的、生长很快的皮肤良性肿瘤,具有自行消退的特征,但有时被认为是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变异型。
角化过度
角化过度(hyperkeratosis)是指黏膜或皮肤的角质层过度增厚,可发生于人或动物的任何部位,常因接触或摄入某种化学物质而致,亦可由病毒引起。角化过度可分为两种:①过度正角化: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消失,形成角化物,伴有粒层增厚且透明角质颗粒异常明显;②过度不全角化:增厚的角化层中尚见残留的细胞核,粒层不明显。其临床表现因发生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角层下脓疱性皮肤病
概述角层下脓疱性皮肤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脓疱性皮肤病。中年妇女多见。主要表现为脓疱、色素沉着、轻度瘙痒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