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肝淀粉样变
淀粉样变是淀粉样物质(一种类似淀粉遇碘变蓝的特异性蛋白质,主要为多糖蛋白复合体,在光镜下呈均匀的无定形的嗜伊红性物质,用刚果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特异的苹果绿色荧光)在不同组织的细胞外间质(ECM)和血管壁沉积而引起的组织及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机能障碍的疾病;主要累及心、肾、肝、脾、胃肠、肌肉、神经和皮肤等组织器官。肝脏受累者即为肝淀粉样变,是系统淀粉样变的一部分,由于不同结构蛋白质在不同组织的细胞外间质和血管壁沉积引起的病变。发病率低,发病年龄较高,据报道平均在64岁,男性多见。
肝病
发生在肝脏部位疾病的统称主要有乏力、纳差、尿色深、肝区痛、黄疸等表现主要由病毒感染、大量饮酒、脂肪代谢异常、药物毒物、遗传等引起除了病毒性肝炎,其他肝病一般不传染
肝包虫囊肿
肝包虫囊肿多见于牧区,南美、南欧和澳洲等地人群发病多与牧羊有关,伊朗和伊拉克等与骆驼有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则可能与驯鹿有关。我国内蒙古、西北、四川西部、西藏等地区较常见。本病又称肝棘球蚴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蚴侵入肝脏所致。
肝包虫病
由肝棘球绦虫感染导致的人畜共患肝寄生虫病主要有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症状由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的虫卵感染所致手术治疗为主,药物、介入治疗为辅
肝癌患者护理
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大类,以原发性肝癌居多。肝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病死率已位于恶性肿瘤的第2位,因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一旦诊断多数已经晚期。做好肝癌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肝-甲状腺综合征
是指同时患有慢性肝炎和慢性甲状腺炎,而且在病因上二者有一定联系的综合征。1960年MC Conkey等首先报道。本病不包括因患甲状腺疾病引起的肝内循环障碍或代谢异常及对各种病因刺激反应增强所引起的肝损害;也不包括由慢性肝病引起全身营养不良而影响了甲状腺的功能。
甘露糖苷贮积症
甘露糖苷贮积症是一种因α-甘露糖苷酶缺乏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临床可出现进行性面容丑陋,巨舌,扁鼻,大耳,牙缝宽,头大,手足大,四肢肌张力低下并运动迟钝等表现。无黏多糖尿,但组织中含甘露糖的成分增加。
干燥综合征
一种以外分泌腺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以眼干、口干为主要症状病因尚不明确,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
钙化性瓣膜病
概述钙化性瓣膜病是一种随年龄而增加的瓣膜老化、退行性变和钙质沉积所致的老年性疾病,亦被称之为老年退行性瓣膜病或老年心脏钙化综合征。其病变进展缓慢,但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心肌受累范围逐步扩大,可引起瓣膜的狭窄和关闭不全。主要见于60岁以上老人,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椎骨脱钙、瓣膜退行性变有关。
goodpasture综合征
Goodpasture综合征为病因不明的过敏性疾病,血内有循环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呈线样沉积于肾小球基膜,造成肺出血伴严重进展性发展的肾小球肾炎为特点。
Gitleman综合征
Gitle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又称吉泰尔曼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肾小管性疾病,以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低尿钙、低镁血症,婴儿期多无明显症状,大多在成年时常规检查,或因低血钾和碱中毒时而被发现。治疗需联合应用保钾利尿药。
Gitelman综合征
Gitelman综合征又名家族性低钾低镁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于肾远曲小管重吸收钠离子和氯离子障碍导致的原发肾性失盐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钾、低氯性碱中毒、低血镁、低尿钙及正常或偏低的血压和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症状。本征由于起病隐匿,对该病认识较晚,其患病率难以估计。
Gardner综合征
Gardner综合征又称为魏纳-加德娜综合征、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骨瘤-软组织瘤综合征、家族性结肠息肉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1905年由Gardner报道结肠息肉病并家族性骨瘤、软组织瘤和结肠癌,其后于1958年Smith提出结肠息肉、软组织肿瘤和骨瘤三联征为Gardner综合征。具有高度恶变潜能。
腓总神经损害
概述腓总神经损害是指由穿通伤、腓骨头骨折、代谢障碍、受压、外伤等因素导致。主要表现为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腓骨肌萎缩症
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类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缓慢加重的肢体远端肌肉萎缩、无力和感觉减退由各种基因突变导致无根治性方法,治疗需结合康复治疗、佩戴矫形器、外科矫形手术、药物治疗
妇女雄激素源性秃发
妇女雄激素源性秃发又称妇女男子型秃发,其发病原因是由于雄激素的过量,遗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临床表现为头顶部头发逐渐稀疏,血清检查雄激素高于正常水平。即可诊断。可使用抗雄性素制剂环丙氯地孕酮治疗。
附红细胞体病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部位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附红细胞体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主要出现发热、乏力、易出汗、嗜睡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肿大等。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又称主动脉分叉闭塞综合征或末端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渐进性主动脉末端部分血栓形成综合征、终末主动脉髂动脉闭锁综合征、慢性腹主动脉髂动脉阻塞、孤立性腹主动脉髂动脉病。1940年Leriche描述了主动脉分叉处硬化性阻塞引起的下肢缺血综合征,故也称之为Leriche综合征。
腹型癫痫
腹型癫痫(abdominal epilepsy)是一种以发作性短暂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癫痫。本病的腹痛呈周期性反复发作,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发作与终止突然,疼痛多在脐周,也可涉及上腹部,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发作期间无意识丧失,但常有某种程度的定向力障碍、精神模糊等改变。本病病因不明,多发生于儿童,成人罕见。
腹型偏头痛综合征
概述腹型偏头痛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偏头痛类型,患者可有偏头痛的表现,但多以腹部症状为主,腹痛与偏头痛可同时或交替出现,或腹痛时无偏头痛。临床常表现为腹痛、偏头痛等,可伴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泻等,多汗、皮肤苍白或暗红色,同时有疲乏感。可选择曲普坦类药物、麦角碱类药物等进行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