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即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它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了解高血压的病理学分类是我们理解该疾病本质、诊断和治疗的基础。高血压的病理学分类主要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1.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亦称为本发性高血压或特发性高血压,是指无明确诱因或疾病导致的高血压。它通常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绝大多数(约90-95%),而确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2.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种已知的原因或基础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它只占高血压患者的少数(约5-10%),但其病因可以被明确识别和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包括肾脏疾病(如肾血管疾病、肾小球肾炎等)、内分泌紊乱(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等)、妊娠相关高血压、药物引起的高血压(如口服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等)以及其他罕见原因(如主动脉缩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在病理学分类之外,高血压还可根据其程度进行临床分级,常采用的分类包括:
1. 一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SBP)为140-159 mmHg,或舒张压(DBP)为90-99 mmHg。
2. 二级高血压(中度):SBP为160-179 mmHg,或DBP为100-109 mmHg。
3. 三级高血压(重度):SBP≥180 mmHg,或DBP≥110 mmHg。
高血压在不同的病理学分类和临床分级下,对患者的健康风险和预后都有不同影响。无论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在治疗和管理中,控制血压是降低心血管事件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关键。因此,早期诊断、合理的分类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是高血压管理的基石。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仅用于一般参考,如果您或他人怀疑自己患有高血压,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服务,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