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是发生在小血管中的炎症反应。它被命名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因为在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s)。
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学特征,ANCA相关性血管炎可分为三种不同的亚型:微小血管性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肾小球肾炎性血管炎(glomerulonephritis with renal small-vessel vasculitis,GN with SVV)和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EGPA,以前称为Churg-Strauss综合征)。每种亚型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特征。
1. 微小血管性多血管炎(MPA):
微小血管性多血管炎是最常见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亚型,它主要累及肾脏、肺部和上呼吸道。该亚型的特征性病理学改变是小血管的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患者常表现为肾损害、肺出血和上呼吸道炎症症状。
2. 肾小球肾炎性血管炎(GN with SVV):
肾小球肾炎性血管炎主要累及肾脏,表现为肾小球疾病和相关的肾脏功能损害。病理学上可见肾小球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患者通常表现为尿蛋白、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3. 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
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一种罕见的亚型,其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和组织损害。该亚型最常累及肺部、皮肤和神经系统。患者通常表现为哮喘、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皮肤和神经系统病变。
分类上的区分对于指导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一些患者在临床上不符合明确的分类标准,或者表现出多种亚型的混合特征。此外,最新的研究也发现了其他类型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亚型,如大动脉炎(large vessel vasculitis)。
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具有多样性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疾病。根据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微小血管性多血管炎、肾小球肾炎性血管炎和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等不同的亚型。这种分类有助于指导患者的治疗和管理策略,但对于一些具有混合特征的患者来说,分类可能具有挑战性。随着对该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对于不同亚型的认识将逐渐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治疗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