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是一种恶性的肿瘤,起源于胎盘组织,多见于妊娠期或早期终止妊娠后。绒毛膜癌具有一些独特的病理特征,以下是对其主要特征的描述:
1. 组织结构异常:绒毛膜癌的组织结构通常异常,由绒毛样的结构组成。正常的绒毛膜应该由绒毛、滋养层和羊膜组成,但在癌变过程中,这种结构可能被破坏。绒毛膜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绒毛样结构可能缺失、无规则增生或并行排列。
2. 核变异性和异型性:绒毛膜癌的细胞核常常呈现明显的异质性和异型性。细胞核的形状和大小可能不规则,核仁变大,并且核染色质可出现异常。
3. 含有绒毛细胞和合体细胞:绒毛膜癌中含有两种主要类型的细胞,即绒毛细胞和合体细胞。绒毛细胞具有大而异性的细胞核,常常伴有丰富的胞浆。合体细胞则是绒毛细胞与绒毛细胞间质中的滋养层细胞融合而成,其细胞核呈现多核的特征。
4. 异位生长:绒毛膜癌有时也可以在非妊娠期的妇女和男性中发生,这种情况下被称为非妊娠性绒毛膜癌。非妊娠性绒毛膜癌通常出现在生殖道、睾丸或其他部位,并且其在这些异位部位的组织结构和病理特征与妊娠性绒毛膜癌相似。
5. 强烈的合胞体反应:绒毛膜癌细胞具有产生合胞体激素的能力,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某些情况下,绒毛膜癌可以导致激素水平的显著增加,从而出现妊娠反应样症状,如乳房肿胀和阴道出血。
总的来说,绒毛膜癌的病理特征包括组织结构异常、核变异性和异型性、含有绒毛细胞和合体细胞、异位生长和强烈的合胞体反应。这些特征对于细胞学和组织学的诊断非常重要,并有助于鉴别绒毛膜癌与其他类型的肿瘤。鉴别诊断应综合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