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瘢痕增生和结构改变。这种疾病通常是由长期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等引起的,逐渐导致正常肝脏组织受损并逐渐被纤维组织所替代。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 腹水和腹胀:当肝功能受损时,肝脏无法正常合成血浆蛋白,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液中的液体更容易渗透到腹腔,形成腹水。这会导致腹部明显鼓胀,同时患者可能感到腹部沉重、不适和疼痛。
2. 黄疸和瘙痒:肝硬化时,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受到影响,导致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引起黄疸。患者的皮肤、眼睛、口腔黏膜等部位会呈现明显的黄色。与此同时,瘙痒也是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强烈的皮肤瘙痒,尤其是在夜间。
3. 疲劳和虚弱感:肝硬化会导致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代谢能力减弱,患者可能会感到持续的疲劳和虚弱感,这是由于肝脏无法正常合成能量所需的物质。
4. 消化系统问题:肝硬化会干扰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可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体重下降。其中,食管静脉曲张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病人可能会出现呕血或黑便。
5. 神经系统问题:肝脏是解毒器官,但肝硬化时由于功能减退,毒素在体内积聚,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模糊、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肝性脑病。
此外,肝硬化还可能导致男性患者乳房增大(男性女性化乳房)、皮肤红斑、蜘蛛痣(小细血管扩张的病变)和手指末端的指甲肥厚等特殊体征。
需要指出的是,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也取决于疾病的阶段和严重程度。早期肝硬化可能无明显症状,而在疾病进展到晚期时症状更加明显和严重。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出现肝硬化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