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特征是肾脏功能受损导致体内废物和过多水分无法有效排出体外。尿毒症的病理学特征涉及许多方面,包括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等多个组织结构的改变。
1. 肾小球病理学特征:
肾小球是肾脏的基本过滤单位,其损伤是尿毒症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尿毒症患者中,肾小球滤过膜的基底膜可能出现明显增厚,并丧失其正常的电子致密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从血液中渗透到尿液中,进一步加重尿毒症的病理过程。
2. 肾小管病理学特征:
肾小管是肾脏中负责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结构。在尿毒症患者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导致其功能障碍。这包括肾小管对废物的重吸收受阻以及酸碱平衡、电解质和水的调节功能紊乱。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还可能导致尿毒症患者出现尿液浓缩能力下降、多尿等症状。
3. 间质病理学特征:
尿毒症患者的肾脏间质可能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炎症细胞的浸润常常与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相关,这也会促进间质纤维化的发生。间质纤维化是肾脏结构重塑的结果,会导致肾脏体积增大、肾单位结构紊乱,并最终影响正常肾功能。
综上所述,尿毒症的病理学特征是多方面的,涉及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等多个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影响了肾脏的正常功能,如废物排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调节等。深入了解这些病理学特征有助于为尿毒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