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异形增生和低效造血。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与疾病的分型密切相关。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分类和分型,以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一、国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工作组(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分类和分型:
国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工作组提出的IPSS是目前最常用的MDS分类和分型系统。该系统依据患者的血细胞计数、骨髓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异常和染色体异常分为以下几个亚型:
1. 低危MDS:包括低危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较小数目的染色体异常。这类MDS病例有较好的预后。
2. 中危MDS:包括中危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中等数目的染色体异常。这类MDS病例预后较好。
3. 高危MDS:包括高危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较多数目的染色体异常。这类MDS病例预后较差,有可能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4. MDS相关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DS-related AML):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伴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类和分型: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WHO分类和分型标准相对于IPSS更加详细。该分类不仅考虑了病情严重程度,还包括骨髓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细胞遗传学异常,使得分类更为细致。根据WHO标准,MDS可分为以下几个亚型:
1. 骨髓造血干细胞增生异常,原始性(MDS-EB-1):骨髓中的原始髓细胞占比≥5%,并伴有其他造血系异常。
2. 骨髓造血干细胞增生异常,原始性(MDS-EB-2):骨髓中的原始髓细胞占比≥10%,并伴有其他造血系异常。
3. 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伴有单一细胞遗传学异常:染色体14q32缺失综合征和5q缺失综合征等。
4. 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伴有复杂细胞遗传学异常:具有多个染色体异常或复杂分子遗传学情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分类和分型对于病情评估、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工作组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分类和分型系统为医生们提供了指导,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仍需进一步研究和不断完善这些分类和分型系统,以更好地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