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种由于骨髓干细胞功能异常引起的造血系统疾病。它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引起了医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尽管发病年龄段有一定的变异性,但MDS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特别是65岁及以上的年龄段。
MDS疾病的特点是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包括造血干细胞增生不良、细胞成熟障碍和染色体异常等。这导致了血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异常,无法满足身体的正常代谢需要。病情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从较轻的、无症状的情况到严重的骨髓衰竭,甚至白血病的演变。
根据多项研究和临床观察,MDS主要发生在中年和老年阶段,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具体来说,65岁及以上的人口是此疾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75岁及以上的患者。在这个年龄段,许多因素会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和骨髓的正常运作,包括遗传变异、环境暴露以及人体免疫系统的日益衰老。
虽然MDS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但也有一小部分年轻人被诊断为MDS。这些情况可能与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或特定的环境因素有关。此外,某些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骨髓衰竭综合征也可能导致儿童或年轻人患上MDS。
由于MDS年龄分布上的特殊性,年龄成为该疾病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65岁及以上的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易出血、感染倾向或其他与造血系统相关的症状,医生通常会考虑MDS的可能性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对于那些年轻人和儿童,如果存在家族病史、先天性疾病或其他潜在的危险因素,也应该密切关注MDS的症状,并尽早与医生联系。
总而言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特别是65岁及以上的年龄段。年龄并非确定MDS的唯一因素,其他遗传、环境和先天因素也可能导致较年轻的患者感染这种疾病。因此,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对于MDS的治疗和生存率显得尤为重要,不论年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