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甲状旁腺危象
概述甲状旁腺危象主要指由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高血钙危象。
甲状旁腺骨营养不良
概述甲状旁腺骨营养不良是指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情况下出现的骨骼不良改变。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消化不良,全身性多发性骨质丧失、骨痛,以下肢多见。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痛、骨骼畸形、病理性骨折、多饮、多尿、血尿等本病主要由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不同类型的甲旁亢治疗有所不同,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甲型副伤寒
概述甲型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沙门氏菌经消化道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可通过生活用水、食物等传播引起流行。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症状有食欲缺乏、厌油、恶心、呕吐、疲乏等,部分可出现发热、黄疸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无特效抗病毒药,以休息、补充营养、保护肝脏等为主,同时还需注意隔离
甲型H1N1流感
新型甲型流感病毒H1N1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咽痛和流涕等感染甲型流感病毒H1N1所致,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需要进行隔离,并接受对症治疗,必要时抗病毒治疗等
甲亢危象
甲亢在病情没有被控制的情况下,由于一些应激的激发因素,使甲亢病情突然加重,出现了严重的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的状态,医学上叫做甲状腺危象,或简单称作甲亢危象。本病是甲状腺毒症病情的极度增重并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合并症,本病不常见,但病死率很高。
贾第虫病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现通称贾第虫病,是由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引起的原虫性疾患。临床上以腹泻、腹痛及腹胀等为主要表现,并可引起胆囊炎、胆管炎及肝脏损害。本病除地方性流行外,还可导致水源性暴发性流行。在旅游者中感染也很常见。近年发现艾滋病患者常可合并本虫感染。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肉芽肿性疾病。常由呼吸道传染,先侵犯肺,再波及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如肝、脾,也可以侵犯肾、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临床表现为无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中度感染表现为发热,发绀,咯血等。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小时内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常并发于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率缓慢期。也有报告,在前壁和下壁梗死时同样常见。此外,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也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经溶栓或PTCA治疗后血管再通者其发生率为20.8%。
加速性房性逸搏心律
加速性房性逸搏心律引常见于累及心房的器质性心脏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部感染、肺气肿、冠心病、心肌炎、心脏手术后、洋地黄中毒等。很少见于正常人。出现加速性房性逸搏心律者提示心房肌有一定的损害。但一般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也不易发展为心房颤动。
加利福尼亚脑炎
加利福尼亚脑炎是由抗原性相关的加利福尼亚病毒群引起的,经蚊虫媒介传播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
家族性载脂蛋白B100缺陷症
家族性载脂蛋白B100缺陷症(FDB)于1986年首次发现。在研究血浆胆固醇水平中等度升高的人群时,Vega等注意到少数受试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在体内分解代谢速率缓慢,而其LDL受体功能正常,推测可能是因LDL颗粒自身的异常所致。在一般人群中FDB的发生率估计为1/700~1/500。FDB患者的血脂异常改变似乎与杂合子FH者相似,主要是血浆总胆固醇浓度和LDL胆固醇浓度中等或重度升高。
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FD)又名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将病人的血浆脂蛋白经超速离心方法分离后,并进行琼脂糖电泳发现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电泳时常移至β位置,而不是正常的前β位置,因而称之这种VLDL为β-VLDL。对这些β-VLDL进行结构分析,发现其胆固醇的含量非常丰富。由于β-VLDL是Ⅲ型高脂蛋白血症的最突出表现,且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所以称之为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家族性结肠息肉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属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偶见于无家族史者。全结肠与直肠均可有多发性腺瘤,多数腺瘤有蒂,乳头状较少见,息肉数从100左右到数千个不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其组织结构与一般腺瘤无异。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FCH)是于1973年首次被认识的一个独立的病症。在60岁以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中,这种类型的血脂异常最常见(占11.3%)。在一般人群中FCH的发生率为1%~2%。另有研究表明,在40岁以上原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FCH为最多见的血脂异常类型。FCH最突出的特征是,在同一家族中发现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并有60岁以下发生心肌梗死者的阳性家族史。
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
概述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血红蛋白氨基酸组成改变,使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增高,向组织释放氧减少,组织缺氧引起代偿性红细胞增多导致的疾病。本病系遗传病,故称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但并非所有的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都由异常血红蛋白引起。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又称家族性高β脂蛋白血症。临床特点是高胆固醇血症、特征性黄色瘤、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FH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遗传性高脂血症,也是脂质代谢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可导致各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出现,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
家族性地中海热
家族性地中海热(FM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发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大多数发生于地中海地区血统的人种,尤其是非中欧的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黎凡特阿拉伯人。多为儿童起病。相关的基因因地中海热而得名被称作MEFV基因,它编码一种蛋白,该蛋白的作用是能够下调炎症反应。如果该基因发生突变,则不能发挥这一调节作用,患者以反复发热和腹膜炎为特征。
家族性低钾血症型周期性麻痹
家族性低钾血症型周期性麻痹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编码二氢吡啶受体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该受体是一个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肌肉瘫痪,血清K+常低于2.5mmol/L,影响内分泌、代谢、神经、肌肉及骨骼系统,出现心电图异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