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后遗症
概述
非典型肺炎或治疗药物副作用导致的相关后遗症
可有胸闷、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髋部疼痛、行走困难,焦虑、抑郁等表现
后遗症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症状可逐渐改善,也可持续存在,影响生活质量
定义
非典后遗症是由非典型肺炎疾病本身或治疗药物的副作用所导致的。
非典后遗症常见的包括肺功能障碍、缺血性骨坏死、心理创伤等,症状持续存在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发病情况
肺功能障碍
在北京小汤山医院258名SARS患者出院2个月后的早期随访报道提示,有21%患者存在肺弥散功能障碍,6%存在限制性通气障碍。
一项94名SARS康复患者出院后1年后的随访提示约有1/3的人持续存在肺功能损害。
缺血性骨坏死
一项71名SARS患者长期随访总结报道缺血性骨坏死发生率约为34%。
另一项67名SARS患者的研究则发现有42%的患者发生急性骨坏死。
心理创伤
在香港黄大仙医院的101名住院病人数据显示,约有25%和15%分别表现出中度至重度的焦虑和抑郁。
病因
致病原因
SARS的肺炎病灶吸收不完全,后期出现肺纤维增生和肺纤维化,导致肺功能障碍。
治疗非典型肺炎过程中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发生血管内脂肪栓塞或血栓形成、凝血功能障碍、骨内高压等,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患者罹患非典型肺炎后由于身心遭受痛苦,可发生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等心理障碍,或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诱发因素
不同诱因可导致非典后遗症发生和加重。
肺纤维化患者可因疲劳、受凉、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导致症状加重。
骨坏死的诱发因素还包括饮酒、外伤等。
心理创伤在重新遭遇相似场景或环境时可再度诱发。
症状
主要症状
肺功能障碍
肺部残留病灶,可逐渐出现肺纤维化,肺容积缩小,出院后仍持续存在胸闷、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
部分症状在出院后随着时间推移可以得到改善,一些患者长期存在肺部病灶和相关症状。
缺血性骨坏死
见于非典肺炎期间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最常见的是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表现为髋部或者大腿根部疼痛或酸痛、行走困难,痛性跛行,甚至被迫拄拐行走。
部分患者还有骨质疏松,可能会发生骨折。
心理障碍
自卑、苦恼,焦虑,拒绝外出,或者外出时不敢靠近人群,害怕再次传染或者传播给他人。
适应社会困难,认为周围人不接纳自己或者世界很糟糕等。
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随着时间推移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其他
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肝功能损伤、贫血、高血糖等。
就医
就医科室
呼吸内科
非典型肺炎患者出院后,如较长时间内还有胸闷、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以就诊于呼吸内科。
骨科
非典型肺炎患者出院后出现髋部或大腿根部疼痛或酸痛、行走困难等症状,可以就诊于骨科。
心理科
非典型肺炎患者出院后,出现焦虑、抑郁、适应社会困难等,可以就诊于心理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可能需要做全身体格检查、胸部CT、髋关节核磁等检查,故应穿着宽松衣物。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胸闷、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等?
是否有髋部疼痛,行走困难等?
是否有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感觉?
病史清单
何时确诊的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治疗期间用了哪些药物,是否有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等。
影像学检查:胸部CT、髋关节磁共振成像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止痛药:布洛芬、塞来昔布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本病患者存在以下病史。
既往罹患非典型肺炎病史。
罹患非典型肺炎期间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临床表现
症状
可有肺功能障碍的症状,如胸闷、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
可有缺血性骨坏死的症状,如髋部或大腿根部疼痛,行走困难等。
可有心理创伤的相关症状,如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
体征
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有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屈曲、外旋活动受限最为明显。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非典后遗症患者可能会有轻度血红蛋白下降,也可能没有任何异常。
血生化
非典后遗症患者可能会遗留轻度肝肾功能损伤,化验提示肝酶、尿素等升高,也可能没有任何异常。
影像学检查
肺纤维化
遗留肺部病灶患者的胸部CT或HRCT可能看到斑片样、结节样病变、网格影、蜂窝样改变等。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X线可能见到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变扁平,关节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等。
髋关节核磁大多表现为股骨头前上部异常信号,T1WI为条带状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或内高外低两条并行信号影。
其他
肺功能检查
肺纤维化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可提示肺弥散或通气功能障碍。
肺活检
肺活检是诊断肺纤维化的金标准,病灶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
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治疗原则:目前临床上无特效药物,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肺纤维化的患者可适当进行肺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吹气球训练等,应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血氧低的患者可以长期吸氧治疗。
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应尽量避免负重,可扶拐、带坐骨支架、用助行器行走,严重者应卧床或坐轮椅。如髋部疼痛严重,可卧床同时行下肢牵引常可缓解症状。
心理障碍需要进行心理教育、重建观念等治疗。
中医治疗
滋补肺肾、解毒化痰的中药制剂可以帮助缓解肺纤维化患者的症状。
低频电疗法、针灸等能缓解股骨头坏死引起的疼痛,一般需要较长时间。
心理障碍的患者可辅以归脾汤、安神定志丸等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心理障碍急性期可以应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肺纤维化必要时可以进行肺移植手术。
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必要时可以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预后
治愈情况
有报道发现,肺功能障碍和缺血性骨坏死随着时间推移可得到一定的恢复,达到平台期后持续稳定,不再恶化,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自愈或者严重恶化。
心理创伤经过积极干预大多可以得到恢复。
危害性
肺功能障碍患者可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短,股骨头坏死可导致行走困难,对学习和生活、工作等造成较大影响。
心理障碍患者短期内适应社会困难,严重者有自残或者自杀倾向。
日常
日常管理
肺功能障碍
心肺功能耐受者,可循序渐进进行慢性有氧运动,如深呼吸、散步等。
肺纤维化严重者,在家庭中可长期低流量吸氧。
骨坏死
需充分补充蛋白质、钙元素等,控制体重,同时应戒烟禁酒,低脂低糖饮食。
股骨头坏死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在家可使用热敷、按摩等理疗的方法减轻疼痛。
骨坏死者在活动锻炼时应避免负重,适当活动骨关节改善功能,同时增加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
心理创伤
患者需重建良好的心态,增强自信心,积极融入社会。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加机体耐受能力,磨练意志,改善心理状态。
家属需给予患者鼓励和关心,避免紧张焦虑,维持宽松的家庭环境。
预防
医生在使用激素治疗时要慎重选择,注意控制激素使用时机和剂量。
在非典型肺炎治疗过程中要宣教到位,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心理耐受力。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