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反应
概述
在酸碱电离理论中,酸指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碱指在水中电离出阴离子全部为OH⁻,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生成水的过程。
在人体中,酸碱反应又称为尿液酸碱度(pH),简称尿酸度,指尿中能解离的H⁺的浓度,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肾脏的调节功能。
适宜人群
怀疑酸碱代谢紊乱患者。
肾脏疾病患者。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晨尿、随机尿。
检查时
应该清洁尿道口,且保持尿道口干燥,注意不要污染尿杯。
一定要留清洁中段尿,即在尿液不间断时弃去前面的那段,用尿杯接取中间的那段尿液。
及时送检。
参考区间
正常饮食条件下:晨尿,多偏弱酸性,pH 5.5~6.5
随机尿:pH 4.5~8.0
(数据来源: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临床意义
尿酸性(pH值降低)
生理性,见于剧烈运动、应激、饥饿、出汗等。
尿碱性(pH值升高)
生理性,见于餐后碱潮等。
药物影响,见于碳酸钾、碳酸镁、枸橼酸钠等药物。
目录
概述
适宜人群
标本采集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