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实验诊断
概述
肾脏疾病的诊断除了依靠病史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常见肾脏疾病大多会引起肾脏的病理变化,使患者血液和尿液中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异常累积,这对疾病的诊断很有帮助。
实验诊断依据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肾功能异常 发病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肌酐清除率减低,肾浓缩功能变化不大。
(3)免疫学检查异常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滴度常升高。
(4)其他改变 血清蛋白浓度常因水、钠潴留、血液稀释减低。由于白蛋白从尿中丢失
较多,血清中清蛋白减低,γ球蛋白增高;脂蛋白代谢异常,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2.慢性肾脏病
(2)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不少于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
符合上述两条之一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病。
3.肾病综合征
(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
(2)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3)高度水肿。
前两项是诊断肾病综合征的必要条件,后两项为次要条件。
4.糖尿病肾病
(2)临床期糖尿病肾病诊断 间歇性或持续性临床蛋白尿,尿白蛋白分泌率>200μg/min或常规尿蛋白定量>500mg/24h。
5.高血压肾病
(1)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 ①突出表现为肾小管功能的损害,如夜尿增多、肾小管性蛋白尿、尿NAG酶及β2-微球蛋白增高等;②部分存在中度蛋白尿及少量红细胞尿,以及肾功能进行性减退;③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l~1.5g;④必要时行肾穿刺活检,肾脏病理表现以肾小动脉硬化为主,免疫荧光法显示无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沉积。
目录
概述
实验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