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维生素D缺乏神经病
概述
维生素D缺乏神经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在婴儿和儿童尤易发生。以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发育障碍为特点,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当甲状旁腺反应迟钝时,血中游离钙明显减低,以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发生手足搐搦或惊厥,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维生素D缺乏的神经系统表现。
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人体日常所需的维生素D主要是利用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而获得。因阴雨或天气炎热不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居室朝阴,窗户紧闭(因玻璃不能透过紫外线而影响紫外线的通过),以及城市高层建筑多,空气尘埃多而阻挡紫外线的通过等,均是使小儿易患佝偻病的因素。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乳类(包括母乳和牛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都很少,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加之牛乳中钙、磷比例不当(1.2:1),不利于钙、磷的吸收,所以牛乳喂养较母乳喂养更易罹患佝偻病。人工喂养多以米糊、稀饭等淀粉类食物为主,因谷类食品含大量植酸和纤维,可与小肠中的钙、磷结合成不溶性植酸钙,也可影响钙、磷的吸收。
3.生长过速
生长速度快的婴儿期,骨骼发育快,对钙的需要量也多,故易致缺乏。早产儿则因体内钙和维生素D储备不足,生后生长速度较快,也易患佝偻病。2岁后生长速度渐慢,且户外活动增多,故佝偻病的患病率和活动性佝偻病较少。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因生长迟缓而少患佝偻病。
4.其他疾病的影响
慢性胃肠道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肝和肾是羟化维生素D的器官,有病时可影响维生素D的羟化过程,也可影响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另外,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类药物,可促进肝氧化酶的作用,使维生素D3和25-(OH)D3分解失去活性,导致佝偻病。
症状
维生素D缺乏症涉及神经系统的主要表现有以下3方面:
1.婴儿和儿童缺乏维生素D
引起维生素D缺乏病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患儿不活泼、食欲减退、易激惹、睡眠不安、夜惊、多汗、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等。
2.婴儿及儿童的骨骼变化与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有关
主要特征为骨钙化不良。当血钙降低时,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如面部肌肉颤动、手足搐搦、暴发性哭泣、蝉鸣样喉痉挛、全身性惊厥,严重的惊厥甚至引起窒息而死亡。
3.成人维生素D缺乏
可引起骨软化,主要症状是肌无力和骨痛,多胎妇女骨盆畸形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
检查
1.血清钙降低。
2.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3.血清25-OH-D3水平降低。
X线典型变化为长骨骨骺端增宽,骨骺与干骺端连接处边缘不规则,长骨呈弓状,长骨皮质变得模糊,假骨折(也称Looser带或Milkman骨折)是维生素D缺乏病和骨软化症的特征性改变。
诊断
本病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血清钙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及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和放射学检查等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
注意与其他病因导致的骨骼畸形、手足搐搦或惊厥相鉴别。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合理喂养,供给丰富的营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增加户外活动,让皮肤多晒太阳。不宜久坐、久站,不要太早行走,积极防治并发症。
(二)维生素D疗法
1.普通疗法
(1)活动早期 给予维生素D每日口服。
(2)活动激期 给予维生素D每日口服。
(3)恢复期 一般用预防量的维生素D维持。如需长期大量服用时,宜用纯维生素D制剂,不宜用鱼肝油,以免发生中毒。
2.突击疗法
对于重症、有并发症或拒绝口服的患儿,可考虑采用肌内注射维生素D2或D3作突击疗法。
(1)活动早期 维生素D3肌内注射,一般注射一次即可。
(2)活动激期 维生素D3肌内注射,连用2次,间隔2~4周。
(3)重度佝偻病 可给D2或D33次肌内注射,每次间隔2~4周。突击疗法后2~3个月后起给预防量口服,直至2岁。
(三)钙剂
在应用维生素D治疗的同时给予适量的钙剂,可用10%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每日2~3g)、活性钙、盖天力或真珠钙等,剂量以元素钙计算,每日200~300mg。
如有过手足搐搦症病史者,肌内注射维生素D前宜先口服钙剂2~3日。
(四)手术矫形疗法
较轻的骨骼畸形3岁前治疗多能自行矫正。严重骨骼畸形者待4岁后佝偻病痊愈时进行手术矫形。
维生素D缺乏神经病如何护理
维生素D缺乏神经病的日常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等。
1.饮食护理:日常多进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鱼类、动物肝脏、牛奶、蛋黄、樱桃、草莓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用药护理:需补充维生素D制剂的患者,需根据医嘱按照规定的剂量服药。对于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如幼儿等),需在监护人的陪同下服用药物。
3.生活护理:增加日晒时间,日光充足的情况下每天尽量保证1~2小时的患者在活动时间,6个月以下的患儿尽量避免强烈日光的直接照射。
预防
孕妇及乳母要多食富含维生素D、钙、磷及蛋白质的食物,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小儿满月后即可抱出户外活动,并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10ug(400IU)。
早产儿、双胎及低出生体重儿自生后2周起即可补充,在头3个月每日给20ug(800IU),以后减至每日10ug(400IU)。一般服至2岁以后可不再用维生素D预防。
青春期体格生长加速,如饮食中维生素D不足,且户外活动少,也可考虑服用维生素A、D制剂预防量。
肝胆疾病,长期应用苯巴比妥及苯妥英钠等药物均可影响维生素D和血钙、磷的代谢,应同时给予维生素D预防。
胆维丁乳用于预防时一次15mg(含维生素D330万IU)口服,间隔3个月后可酌情再服,一年总量不超过30mg(含维生素D360万IU)。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