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功效作用
可抑制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发挥强大的抗炎、抗过敏及抗风湿作用,因而用于对该类药物敏感的急慢性炎性、过敏性及风湿性疾病。
适应证
本品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敏感的急、慢性疾病的治疗,适应证如下:
肌肉骨骼和软组织疾病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筋膜炎、硬皮病、皮肌炎、滑囊炎),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骨与软骨病变(如骨炎等),非关节性风湿病(如椎间盘病变等),上髁炎,脊神经根炎,尾骨痛,坐骨神经痛,腰痛,斜颈,腱鞘囊肿,外生骨疣,筋膜炎和风湿性肾病等。
变态反应性疾病
皮肤病
异位性皮炎(钱币状湿疹)、神经性皮炎(局限性单纯苔藓)、接触性皮炎、重症日光性皮炎、荨麻疹、肥大性扁平苔藓、糖尿病脂性渐进性坏死、斑秃、盘状红斑狼疮、银屑病、瘢痕疙瘩、天疱疮、疱疹样皮炎、囊肿性痤疮。
胶原病
播散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结节性血管周围炎。
肿瘤
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服用本品的同时需适当补充盐皮质激素。
其他疾病
推荐本品用于
肌内注射治疗对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奏效的疾病。
直接注入有适应证的病患软组织。
关节内和关节周围注射治疗关节炎。
皮损内注射治疗各种皮肤病。
局部注射治疗某些足部炎性和囊性疾病。
药物起效时间
本品起效较快,在注射部位被吸收并发挥治疗作用和其它局部和全身的药理作用。
药物维持时间
本品中磷酸钠倍他米松磷酸钠可溶于水,在组织中可迅速起效。二丙酸倍他米松成分则吸收缓慢使药物作用更持久,该成份微溶,使吸收减慢,从而可长久地减轻症状,维持时间依据疾病不同差异较大。
药物联用
痛风急性发作期: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时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为一线用药,当存在禁忌证或疗效不佳时可考虑与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本品以及泼尼松等)联用控制炎症,效果较好。
用药禁忌
禁用情况
禁用于全身性真菌感染者。
禁用于对本品中任意成分过敏或既往对其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者。
禁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本品禁用于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
慎用情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肌内注射时慎用。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炎、胃炎、食管炎、肾功能损害等患者慎用。
青光眼和眼单纯性疱疹患者慎用。
高血钾和高脂蛋白血症患者慎用。
重症肌无力慎用。
肝硬变和甲减患者慎用。
运动员慎用。
孕妇慎用。
下列疾病患者一般不宜使用,特殊情况应权衡利弊使用,但应注意病情恶化可能。
严重的精神病(过去或现在)和癫痫。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新近胃肠吻合手术。
骨折,创伤修复期,较重的骨质疏松症等。
角膜溃疡。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
高血压。
糖尿病。
孕妇。
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麻疹、霉菌感染。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
目前倍他米松无相关人类生殖毒性研究,故孕妇使用前需权衡利弊,遵医嘱谨慎使用。
对于妊娠期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母亲生下的婴儿,应仔细观察肾上腺机能减退的征象。
哺乳期
倍他米松可经乳汁代谢,考虑到可能对婴儿造成的不良反应,因而建议必须使用本药物时停止哺乳。
儿童
老年人
老年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高血压及糖尿病。老年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易加重骨质疏松。故老年患者需谨慎使用。
不良相互作用
雌激素(如戊酸雌二醇)可增强倍他米松在体内作用,联用时需考虑。
倍他米松可影响香豆素抗凝剂(如华法林等)抗凝作用,联用时需根据凝血功能调整后者药物剂量。
倍他米松与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或酒精共同作用可增加胃肠道溃疡的发生风险,对有消化道溃疡患者联用需谨慎考虑利弊。
倍他米松与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联用可降低后者浓度。
倍他米松可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用药需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必要时监测血糖。
倍他米松与与生长激素联用可抑制机体对生长激素的反应。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具体用法
无固定使用方法,应根据疾病种类、轻重程度及患者对药物反应不同需个体化用药。给药方式可分为全身给药及局部给药。
全身给药
对于大多数疾病,全身治疗的起始剂量为1至2ml,必要时可重复给药。给药方法是臀部肌内注射(IM)。
皮肤病:肌内注射1ml/次,根据疾病缓解情况选择是否重复给药。
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哮喘、枯草热、过敏性支气管炎和过敏性鼻炎):肌内注射1~2ml/次,数小时后症状可得到缓解与控制。
急性或慢性滑膜囊炎:肌内注射1~2ml/次,必要时可重复给药。
严重性疾病:如抢救后得到缓解的红斑狼疮患者,臀部肌内注射初始剂量需要2ml/次。
局部用药
滑膜囊炎:急性期1~2ml/次滑囊内注射即可缓解,慢性滑囊炎急性症状得到控制后可减量。急性腱鞘炎、腱炎和腱鞘炎注射一次症状即可减轻,慢性期可能需重复给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关节内注射0.25~2 ml/次,依据关节大小给予不同剂量,大关节(膝、髋、肩)1~2 ml/次;中等关节(肘、腕、踝)0.5~1 ml/次,小关节(足、手、胸)0.25~0.5 ml/次;疗效多可维持四周以上,必要时可重复给药。
皮肤病:皮内注射0.2 ml/cm2,皮损部位注射总量不超过1ml。
足部疾病用药时间间隔为一周时推荐以下给药剂量:
硬鸡眼或软鸡眼下滑囊炎:0.25 ml~0.5 ml/次。
跟骨骨刺下滑囊炎:0.5 ml/次。
僵拇滑囊炎:0.5 ml/次。
小趾内翻滑囊炎:0.5 ml/次。
滑囊囊肿:0.25 ml~0.5 ml/次。
Morton's 神经痛(跖骨痛):0.25 ml~0.5 ml/次。
腱鞘炎:0.5 ml/次。
骰骨骨膜炎:0.5 ml/次。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0.5 ml~1ml/次。
疾病得到控制后,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内逐渐减量至临床疗效的最低剂量作为维持量。
药物漏用
复方倍他米松多数情况下单次给药足以缓解症状,重复给药时间需根据病情、疗效确定,需重复给药患者在医院使用,一般不会出现漏用情况。
药物过量
症状
倍他米松急性过量一般不会导致危及生命的状况。除非极大的剂量,无特殊禁忌证的患者数天内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很少产生不良反应。
处理
对于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并发症,应在医师指导下适当处理。保持足量体液摄入,监测血清和尿中电解质,特别注意钾和钠的平衡。必要时对电解质紊乱予以治疗。
药物停用
规律使用本品后病情无改善者需立即停药并采取其它适宜的治疗方法。
长期大剂量应用本品治疗需要停药时,应逐步减量,不可骤停,停药后需观察一年。
对本品出现过敏者需立即停止用药。
糖皮质激素可干扰细菌感染的四唑氮蓝试验诊断结果,做诊断前需遵医嘱停药。
不良反应
表现及处理方法
消化系统
症状:胰腺炎、腹胀、溃疡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或原有溃疡加重甚至穿孔可能。
处理方法:用药期间突发腹痛应考虑上述可能,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必要时手术治疗。
皮肤及皮肤组织
处理方法:常见皮肤不良反应停药即可恢复,涂药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洗净涂药部分,必要时就医。
运动系统
处理方法:症状轻微时可加强营养、补充钙及维生素D,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骨折,需停止药物使用,并就医处理。
神经系统
处理方法:症状轻微时可调整药物剂量,经调整后,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应考虑停药,并就医,必要时利尿缓解水钠潴留。
内分泌系统
处理方法:轻度血压、血糖升高时可对症降压、降糖处理,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减少药物使用直至停药;内分泌症状及肥胖的情况在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眼
症状:突眼、视力模糊、后囊下白内障、水钠潴留所致眼内压增高、青光眼等。
处理方法:出现视力模糊、畏光、眼睛胀痛等表现时,应考虑药物所致,应停止用药,并就医处理。
其他
症状:全身过敏反应,如休克、血压降低等表现。
处理方法:需立即就近就医,予抢救处理。
处理方法:应避免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本品,轻微电解质紊乱可口服补液盐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停止用药,并就医对症处理,保持电解质平衡。。
注意事项
药物贮存
该药物需要进行密封、遮光,温度需要保持在2~25℃以内进行保存。
其他
肌内注射部位过浅有造成肌肉萎缩风险,应将药物注入大块肌肉的深部。
不稳固关节、感染部位不适宜局部注射本品。
本品不适宜长期使用,若病情需要可在医师指导下改用其他制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倍他米松可能造成免疫应答缺乏,使用本品期间不建议接种疫苗,确需接种者咨询医师或药师。
倍他米松可能影响精子质量,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
软组织、皮损内和关节内注入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局部和全身作用。
为了排除化脓性感染,需对关节液进行检查。避免在曾有感染的关节内局部注射药物。关节疼痛与局部水肿明显加重、关节活动进一步受限,发热和不适提示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如经确诊,应给予相应的抗菌治疗。
由于糖皮质激素疗法的并发症取决于用药剂量和持续时间,因此须对每一患者权衡利弊来作出决定。
目录
功效作用
用药禁忌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