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体感染性皮肤病
概述
螺旋体感染性皮肤病是指由螺旋体侵犯感染所致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病变。皮肤损害为丘疹、结节、游走性红斑,有的可形成溃疡,预后留下瘢痕。有的患者可发生关节炎、脑炎等。常见的螺旋体感染性皮肤病有梅毒、雅司病、品他病、莱姆病等。
病因
致病螺旋体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入血,在皮肤浅层游走,并经血液途径扩散至其他器官,引起皮肤和其他多系统的损害;也可经过带菌的动物中间宿主传播,如莱姆病以硬蜱为媒介。梅毒主要是经过性接触传播。
症状
该类疾病均有一定的潜伏期。
1.多有发热、纳差、全身酸痛的前驱症状。
2.皮肤损害初起为杨梅样红色斑疹、丘疹或游走性红斑,继而发展为鳞屑性丘疹、环状损害,有的表现为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其中,梅毒螺旋体早期感染的特征性表现为硬下疳。3.疾病发展的后期出现皮肤和皮下结节、结节溃疡性损害,如雅司病;有的表现为色素沉着、过度角化、永久性色素脱失,如品他病;有的累及骨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滑膜、软骨及骨组织均可被破坏,如梅毒、莱姆病;有的还有心血管、神经系统的病变,如梅毒。
检查
1.体格检查
2.外周血检查
3.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从感染组织或体液中查到致病螺旋体,对疾病的早期断有重要意义。
4.血清学检查
血清试验呈阳性,常见的检查有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螺旋体血凝试验、螺旋体制动试验等。
5.免疫学检查
螺旋体IgM、IgG抗体检查呈阳性。
6.脑脊液检查
梅毒患者的脑脊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淋巴细胞增多。
诊断
鉴别诊断
1.生殖器疱疹
局部出血红斑,伴感觉异常,继之形成水疱,数天后破溃,并发细菌感染者溃疡有脓性分泌物,多有既往发病史。
2.离心性环状红斑
3.多形性红斑
治疗
早期应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或卞星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四环素、红霉素等。
预防
1.注意防护,预防外伤及避免昆虫叮咬。
2.注意隔离,对患者的衣物等采用消毒措施。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全部分类
粤ICP备202107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