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总神经卡压症
概述
腓总神经卡压症是指腓总神经及其主要分支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症候群。腓总神经完全性损伤的患者足下垂行走时呈跨越步,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障碍,伸拇、伸趾、足背伸、足内外翻障碍,小腿前外侧肌群萎缩。
病因
1.外伤
2.慢性损伤
多见于长时间蹲位、盘膝而坐、跪地足内翻畸形等,这些情况都可使腓骨长肌过度紧张致其起始部的腱性组织卡压腓总神经。
3.医源性因素
在临床上亦较为常见,如石膏、夹板过紧压迫神经、体位性神经损伤等。
4.肿物
5.其他
其他不明原因的卡压。
症状
慢性损伤的患者开始时主诉小腿外侧疼痛,行走时加重,休息后减轻;随后渐出现小腿酸胀无力、易疲劳,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减退或消失,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以及腓骨长、短肌不同程度的麻痹,可引起足下垂并且轻度内翻。急性卡压的患者多在一次局部压迫后出现小腿侧及足背感觉障碍、足下垂。
腓总神经完全性损伤的患者足下垂行走时呈跨越步,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障碍,伸拇、伸趾、足背伸、足内外翻障碍,小腿前外侧肌群萎缩。腓骨颈部叩击时有放射痛,即Tinel征阳性。
检查
1.肌电图
可了解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同时可排除其他疾病。
2.X线片
诊断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Tinel征及肌电图检查,即可诊断。
腓总神经卡压症怎么诊断
腓总神经卡压症主要通过问诊来进行诊断,此外还需要完善体格检查,肌电图、影像学检查等其他检查来进一步确诊。
腓总神经卡压症是腓总神经在腓骨颈部受压的一系列症状,常表现为足下垂,跨阈步态,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障碍,伸拇、伸趾、足背伸、足内外翻障碍,小腿前外侧肌群萎缩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在外伤或慢性劳损后可出现,经过这些特征性的症状一般可以进行诊断。
对腓总神经卡压症的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可发现Tinel征阳性,即叩击患者腓骨颈部时可有放射痛;胫前肌、趾长伸肌、路长伸肌、腓骨长肌肌力减弱;小腿外侧及足背部皮肤感觉减退等。此外,还需完善肌电图检查、CT、MRI等检查来进一步确诊。
如果确诊为腓总神经卡压症,遵医嘱进行治疗,且不可盲目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鉴别诊断
1.小儿麻痹后遗症足下垂
此病为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细胞引起支配的肌肉不同程度地瘫痪。胫骨前肌瘫痪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因而亦可引起足下垂跨越步态。但此病患者很小就发病,病史长,感觉功能正常。
2.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年人好发,主要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痛。此病亦可表现为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障碍,但足下垂少见,腰椎CT或椎管造影检查可鉴别。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应用消炎镇痛药物、局部封闭等对症治疗,矫正支具固定踝关节于外翻位可防止换踝关节扭伤,同时辅以电刺激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以利神经功能恢复。
2.手术治疗
对外在压迫因素解除后观察1个月神经功能无恢复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及早手术治疗。可行腓总神经探查松解术,如腓总神经已完全变性纤维化,则需行病变段神经切除、神经移植术。对晚期患者,如踝关节功能正常,无骨性改变,可行肌腱移植术如胫骨后肌代趾长伸肌;如踝关节已有骨性改变则需行骨性手术,如关节融合术。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