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橘红丸
功效作用
橘红丸是清热化痰药,有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主要成分为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炒紫苏子紫菀款冬花瓜萎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
适应证
橘红丸有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药物联用
目前橘红丸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果在使用该药物期间需要应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听从其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
橘红丸和二陈丸祛痰哪个效果好?
二者成分相似,功能不完全不同,治疗的症状也完全不相同。
橘红丸清热化痰,治疗痰热咳嗽,色黄黏稠。
二陈丸主要成分为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生姜。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的作用,治疗湿痰咳嗽,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服用之前请咨询专科。
橘红丸、二陈丸合用可以吗?
二陈丸中的成分与橘红丸相似,两者联用谨防药物过量、重复使用。
橘红丸主要成分为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炒紫苏子、紫菀、款冬花、瓜萎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
二陈丸主要成分为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生姜。两者均含有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联用可能导致药物的重复使用。
用药禁忌
禁用情况
对橘红丸中任一成分过敏的人,禁止服用。
气虚咳喘及阴虚燥咳者不适用。
慎用情况
过敏体质者慎用。
脾胃虚寒泄泻者慎用。
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孕妇慎用。
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慎用。
哺乳期女性应医生指导下用药。
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且服药时必须有成人监管,以免出现吞咽意外。
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配伍禁忌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水蜜丸:每100丸重10g。
大蜜丸:每丸重3g;6g。
小蜜丸:每袋重6g;每45粒重9g;每10丸重2g。
浓缩丸:每10丸重0.3g。
具体用法
用法
口服。
用量
水蜜丸:一次 7.2 克(一次 1 袋),一日 2 次。
大蜜丸:一次2丸(每丸重6克),一日2次。
小蜜丸:一次12克,一日2次。
浓缩丸:一次3克,一日2次。
药物漏用
每日服用2次,如果漏服药物时间较短,尽快补服,但如果想起时距下一次用药时间不足标准用药间隔的一半,则无需补服,下次正常服药即可。不可一次服用两倍剂量,以免引起毒性反应。如果不确定服用剂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举例:如本应在当天8时、20时分别服药,患者8时忘记服用,14时后想起,则无需补服,于20时正常服用即可。若在14时前想起,则应立即补服,再于20时正常服药即可。
药物过量
目前尚无关于橘红丸过量使用的研究资料,请遵医嘱服用,如果不慎服用过量,应立即停药,并多喝水促进药物代谢与排出,同时密切观察,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还需及时就医。
药物停用
服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马上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如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药物贮存
密闭保存。
放于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其他
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 38.5 ℃ ,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避免吸烟、饮酒。
禁食辛辣食物:避免食用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姜、辣椒、油炸食品等。
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如冰淇淋、肉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功效作用
用药禁忌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