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膀胱炎
概述
概述
气性膀胱炎是指以膀胱壁组织内出现气泡为特征的一种炎性疾病,是膀胱急、慢性炎症罕见的特殊类型。患者多为老年女性,以女性及糖尿病患者常见。本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以感染症状合并气尿为特征。由于在膀胱壁内葡萄糖被变形杆菌侵入后发酵导致黏膜的气性外形。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气体即消失。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别名
产气性膀胱炎
临床症状
危害
可引起血尿、气尿、排尿困难,还可引起压力性尿失禁、败血症等。
并发症
压力性尿失禁、膀胱穿孔、败血症等。
检查
B超、MRI、X线、CT、血常规、尿常规、尿细菌培养、膀胱镜检查。
诊断
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CT、尿细菌培养、膀胱镜检查等可诊断。
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病因治疗、引流尿液及控制感染治疗。
治愈性
可缓解、减轻症状。
饮食建议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给予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
病因
病因
本病是由于在膀胱壁内葡萄糖被变形杆菌侵入后而有发酵导致。
流行病学
发病年龄多为老年人,以女性及糖尿病患者常见。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临床上多表现为血尿、气尿、排尿困难、尿潴留、下腹部不适等。有的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其症状多变,合并其他疾病时可以有意识障碍、腹泻等伴随疾病的症状为首发症状。若膀胱穿孔可有相应症状,如腹痛及腹膜刺激征。感染加重时可引起败血症,合并结石或上尿路积水时可出现相应影像学改变。基本体征为下腹部膨隆、触痛、膀胱区叩诊呈鼓音。
诊断依据
1.有尿道黏膜破损、外科手术等病史。2.有血尿、气尿、排尿困难、尿潴留、下腹部、压力性尿失禁、意识障碍、腹泻等临床表现。3.B超检查早期可见膀胱壁改变,之后可因气体较多而不能显示下腹部结构。4.腹部X线可见膀胱气液积聚现象。5.CT检查可见膀胱体积增大,有液气平面,膀胱壁有泡状气体影,膀胱壁外周可有气体带。6.膀胱镜检查可见全膀胱黏膜有弥漫性脓苔附着,黏膜层布满小气泡。7. 尿细菌培养多呈阳性。
治疗
治疗方针
早期治疗十分重要。病因治疗、引流尿液及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根据尿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给予细菌敏感的抗生素,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还可用膀胱持续冲洗法治疗,若出现其他相关腹泻等并发症时,应积极对症处理。膀胱黏膜下及周围气体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要保持尿管通畅。
预后情况
可缓解减轻症状。
护理
日常护理
1.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时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2.增加休息与睡眠,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同时应适当活动,避免劳累。3.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用法、剂量、疗程和注意事项,勿随意停药,如有异常及时就诊。4.家属关心、照料患者,给患者以情感支持,使患者保持稳定积极的心理状态。
饮食调理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饮酒。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