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针对靶向药伊马替尼的价格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伊马替尼是一种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和肠道肿瘤的靶向药物,曾一度成为患者高昂负担的对象。那么,针对伊马替尼价格调整,能否为患者减轻负担呢?
据了解,今年2月,台湾华邦药厂宣布调降伊马替尼的价格。该公司将伊马替尼原价549元,降到了468元。随后,9月,另一家台湾药企——药品大陆股份有限公司,也宣布将伊马替尼售价调低到364元。
此外,香港地区的伊马替尼价格也有所调降。根据之前的报道,一家药厂将伊马替尼2020年的价格下调了15%。而在中国内地,伊马替尼价格相比2017年和2018年已经有所下调。
那么,这些价格调整能够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虽然伊马替尼的价格有所调低,但对于患者来说,依旧是昂贵的。一位患者介绍,他曾经每个月需要花费近2万人民币购买伊马替尼。即便现在价格调整了,仍然需要不小的财力支持。
其次,一些人担心价格调整会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对此,有专家指出,伊马替尼这类药物是有专门的质量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和监管的,不会因为价格调低就降低药品质量。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即便价格下调,不同地区的价格也是有差异的。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公平性问题,因为同样的药物,不同地区的人可能需要支付不同的价格。
综合来看,伊马替尼价格的调整对于患者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患者的经济负担仍然无法完全解决,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改革也是刻不容缓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更加公正、透明、可持续的方式来解决药价问题,让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