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博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药物,用于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不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新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该药物曾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地区上市,但欧美受限。今年,莫博替尼(商标品牌Zykadia)已被美国FDA正式批准上市。
目前,莫博替尼在中国地区的售价大约为每粒432元,疗程需要持续多个月,对患者和家庭经济负担较重。但随着一些国内药企获得供应许可和生产资质,市面上算是出现了货源,莫博替尼的价格开始回落,甚至低于400元。但预计到2023年,随着更多生产厂家加入竞争,莫博替尼的价格还将持续下降。
从《世界500强》的药品销售额来看,小分子抗癌药市场规模达到了600亿欧元,而中国预计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抗癌市场之一,这也解释了为何莫博替尼等小分子抗癌药物在我国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这些小分子抗癌药物原为欧美等地区富有的患者所享有,但现在这些药物作为国内研发、生产等主流的新型药品,已经在本土广泛开展,引起了消费者及市场的广泛关注。
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莫博替尼的市场销售增长潜力还不完全释放,2015年,莫博替尼全球销售额达到4000万美元,占据了小分子抗癌药市场约5.9%的份额。预计到2025年,整个小分子抗癌药市场的市场容量将增至1500亿美元以上,其中莫博替尼的市场份额仍很大,价值近25亿美元。
毋庸置疑,随着这一市场呈现迅猛发展,后续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而在竞争过程中,售价也是企业商业策略中的重要考虑因素。莫博替尼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由于莫博替尼等药品的协议价格等政策措施的不断推行,这种逐渐下降的路径将持续。在莫博替尼用户的角度,前期的高昂售价承担了产品研发巨大的风险投资,从而带动了同类药品的研发。
“莫博时代”即将到来,莫博替尼等药品的价格不断下降,给那些被诊断为NSCLC患者带来了利好消息,同时也为抗癌药品进一步研发提供了激励。不过,医疗行业的变化,在其中投资也将一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敬畏市场的规律,伴随患者共同成长,把握这一切才是理性而可靠的。